主演:池上季实子 / 大场久美子 / 神保美喜 / 南田洋子 / ゴダイゴ / 松原爱 / 佐藤美惠子 / 宫子昌代 / 三浦友和
导演:大林宣彦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桂千穂
类型:喜剧 / 恐怖 / 奇幻
上映时间:1977-07-30
别名:House / 鬼屋 / Hausu
用户标签:日本,cult,恐怖,大林宣彦,日本电影,1970s,惊悚,1977
片长:Japan: 88 分钟(theatrical version)
imdb编号:tt0076162
绰号小尚的女中学生木枯(池上季実子 饰)迎来了快乐的暑假,当发现独身8年的父亲(笹沢左保 饰)交到新的女朋友(鰐淵晴子 饰)时,她拒绝和父亲前往轻井泽旅游,而是和6名同学相约前往香丽姨妈(南田洋子 饰)的庄园度假。姨妈年轻时曾和俊朗的青年(三浦友和 饰)相恋,但太平洋战争夺去了爱人的生命。从此香丽姨妈孤身一人,毕生等待爱人的归来。小尚她们的造访令孤独的姨妈分外高兴,这群青春活泼的女孩在山中尽情玩耍。然而,姨妈和庄园似乎隐藏着某种可怕的生物,少女们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
本片荣获1978年蓝丝带最佳新人导演奖。
《鬼怪屋》下载观后评论:
终于见到了大林这个怪老头最知名的杰作,然而它被发现的太晚了。在90年代,日本以外,没多少人知道大林宣彦是谁,国外第一次展映他的电影是在林肯中心的New Film/New Directors,放的是他比较普通的《北京的西瓜》。但是谁知道77年他就拍了这么一个真人的怪东西。那时候除了东欧人能这么胡搞(比如史云梅耶), 在日本,这种电影在那时候的电影工业内部,也算是少数派了。当然大林早期是个广告导演,你会看到特摄,漫画,和广告对一个人美学实践上的影响。但是他的风格同时也在引领日本电影出现一种独特古怪的风潮,不管是动画界的新房昭之还是电影界的中岛哲也,或许都能在这部77年的电影找到影子。
![鬼怪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06113839275838.jpg)
不能用传统的恐怖片来衡量鬼怪屋,大林宣彦这部片子杂糅了许多元素,他不像寺山修司的奇淫怪梦,也不像铃木清顺的华丽迷宫,他的风格接近于B级片又高于B级片,粗糙得很精致,视觉化的部分最为出色,特别是用的匹配剪辑很惊艳,前半部分的段落看起来有些花里胡哨,但也不免从中看出他的导演手法确实很有想法。在今天看来这些粗糙的特效有种音乐中Lofi的感觉。这部电影没那有么恐怖也不怎么搞笑,甚至还有些纯情幼稚,好像到处都是槽点,但把所有东西拼贴在一起就觉得怪到骨子里去了,感觉他好像是故意去掉标准化的结构,有意思。
![鬼怪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06113839113829.jpg)
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暴雨夜里看大林宣彦的《鬼怪屋》真是太带感了,这是数月来南方的第一次大暴雨,途中闪电导致跳闸,在黑暗中恍惚以为自己也走进了大林宣彦的鬼怪屋。不得不说大林宣彦在其影史生涯中营构的第一个魔化时空便摄人眼球,按帧读取的奇诡怪诞、应接不暇的镜头数、非常规的调度与剪辑逻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知觉世界。这七十年代的鬼畜特效是大林宣彦刻意为之,他土法炮制了风格化的、实验性的视觉效果,可谓是天马行空的映像魔术师,正是为电影迥异于真实尺度的艺术性、造境力正名。
![鬼怪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06113839166177.jpg)
这是真实的20世纪70年代午夜电影,一部通过孩子眼睛看到的恐怖电影。这个房子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复仇计划,自我意识的延伸。但它逐渐吞噬了女孩,表达出逐渐更加离奇和离谱的东西。它毫不费力地混合了动画,恐怖,黑色喜剧和超现实主义的元素,这个迷幻恐怖幻想最终变得比我预期的更加美丽和欢乐。几乎每个场景都沉浸在视觉噱头,卡通舞蹈编排,亚光绘画和怪异中。其实这部让人感动的地方是在一个玩世不恭世界里,肯定了真正的爱情是值得的。
![鬼怪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06113839199322.jpg)
少女,暑假,动听的音乐,多么完美的组合。即使没有奇幻元素,那也是场视觉盛宴,因为少女们奉献了自己美丽的胴体。爱情总是那么美好,但我却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得到,如果总是这样等下去,这辈子也不会有结果吧。只有出了房门,去广阔天空遨游,才会遇见梦中的她吧。没有人永远十八岁,但永远有人十八岁,说的就是你们吧,美丽的少女们。哎,时间真是无情的东西,总是无法使美丽长久保存,再会时,美丽的人儿已经只存在于过去了。
整体设定 每个人死法比较有意思;伏笔埋得明显了一点,也算是做到了呼应;零星有些诡异的笑点,还挺好玩的。不过迷之剪辑方式并没有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甚至显得零碎;演技跟特效水平过于堪忧;角色情绪都很破碎,做事也都不合理,死了也没在怕的感觉,恐怖感被削弱了。如果正常世界里能少一点突兀的非日常感,都留给下火车之后也许会更好看;后妈是在拍mv吗……。全片最大的亮点是吃西瓜的时候嘴里的眼珠,很吓人。
还是相当耳目一新的,人物活动时候的背景音效有很多都是补充了情节的,这种方式感觉很厉害啊(比如说到约定的时候,背景音效响起一阵飞机的声音,就直接暗示了人死了,约定落空)。浓墨重彩的画面和粗制滥造的特效,又鬼畜又喜感。整个故事倒没什么,整个看下来算一个比较新奇的体验吧。钢琴那段挺绝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画质,这里面的人都好漂亮啊,滤镜太重了嘛。还有这个封面,我是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小雪花的。
倘若所有的B级电影都能像《鬼怪屋》这样创造性地应用影像手段该有多好!大林宣彦创造了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其中的每一帧都指涉电影本身的媒介性。但这类电影在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联问题上有先天不足。电影中的战争话语和对女性的探讨为何要通过常见的密室恐怖片、青春虐杀片和日式鬼怪故事的框架来体现,这里看不出来原因。电影会不会反倒成了剥削女性的背书,这种道德问题是波普和坎普美学观无法回应的。
大林宣彥。實驗性強的影像,色片、閃光、疊疊疊疊疊。遺族故事,活下來的人之生與死與沒辦法逃離的空間。男性無行為能力,變成香蕉對照戰爭中殞命,不明不白。整個屋子的怨念可能還是比較有趣的,少女跟阿姨最後共生下去,隱隱感覺核心結論使人焦慮,可能是用魔幻感去對沖故事的原因。結尾用青春少女寫真強行把腐敗感刷開。
说不出的喜欢。本来以为是部正儿八经的惊悚片,结果不停循环那么抒情明快的配乐,还有昭和美少女们深陷老屋(老处女)各种邪恶迫害……甚至还有鬼畜、大头照、拼贴、掉帧、毛边、不停使用的各种衔接方式……分开来看完全不着调,但放在一起就太cult了,好想搞一件周边的t恤;-)不知道能不能淘到
何等的戏剧意识和漫画意识,即使在恐怖中也糅合着一种幽默,鬼怪屋有着玩具屋的本色。电影可以不是现实的木乃伊化,而是木乃伊的现实化,这些女孩甚至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失真的表现方式也抽走了呼救的紧迫性,在这古老神明的假面剧场中所有人都可以开开心心地看人受难。
大林宣彦对于框摄女生实在是有自己细腻的美学构想/如今看来七十年代粗糙原始的手动特效和胶片把戏其实都仰仗热爱电影把胶片玩出花来的狂热分子/少女尖叫吃人钢琴裸体断肢乱飞cult的气息终于表现无遗/舍弃以往惯用的洋红绿黄滤镜忠于胶片色调营造浪漫年代氛围/
本质爱情片,跟恐怖没什么搭界,画风浪漫复古中透着中二(和些许鬼畜)。导演无限偏爱女主,把她拍得巨美,不由联想到了鼎盛时期的王祖贤。梦境和回忆的“镜子”成为欲望的中介,虚实交错、亦幻亦真的叙事也暗示了某种欲望的缺失——意欲贴近,却又无法真正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