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没有过去的男人 阿基·考里斯马基
这个男人M(马库·佩尔托拉MarkkuPeltola饰)是一个失忆的流浪汉,没有名字,亦没有过去。因为失忆,他无法拥有合理的身份证明,无法找到住处
这个男人M(马库·佩尔托拉MarkkuPeltola饰)是一个失忆的流浪汉,没有名字,亦没有过去。因为失忆,他无法拥有合理的身份证明,无法找到住处和工作。一个精明的治安员把废弃的集装箱出租给流浪人士作为居所,收取租金,男人也住了进去。在这里,各种同样苦难却心地善良的人们,为男人的生活投射进来一缕温暖的阳光。男人更是得到了救助站姑娘厄玛(卡蒂·奥廷宁KatiOutinen饰)的热心帮助,两人的爱情也在苦难的日子中悄然萌芽。男人似乎可以重新开始生活,却意外牵涉进一桩银行劫案。警察的追查不但让男人陷入了麻烦的境地,还让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及自己曾经拥有的家庭。男人找到自己的妻子,却不知如何在本来已经消逝的过去和眼前的现实之间做出抉择。主演:马库·佩尔托拉 卡蒂·奥廷宁 Juhani Niemelä,没有过去的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迅雷下载。
《没有过去的男人》下载观后评论: 阿基电影世界里的主角总是单纯木讷 无论是叙利亚难民还是本片开头就被暴打失忆的中年男人 财富从不会眷顾他们 继而陷入形式严峻的低潮期。糟糕总会发生的,他们在悲伤境地里生出怀抱希望的犬儒主义 在利禄与遁世中指出一条明路 抵达柔软的彼端。芬兰工人阶级的孤独感在烟和酒精的加持下更显浓烈。幽默感源自悲痛 不是源于伤心念头本身 而是源于一种嘲讽 嘲讽人们居然还能在这个残酷世界生存 笑对缺憾的能力 却可以让我们坚强。物质的贫乏阻挡不了对摇滚乐的美好向往 夜色篝火里的合唱共舞 或许是这样格格不入的荒诞感让破败废墟里生长出来的浪漫主义更为动人。极简主义 油画般的配色 怀念马蒂 着迷的冷酷。“我借鉴并融合了四位我十分欣赏的电影人的风格。他们是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小津安二郎,雅克·塔蒂和查理·卓别林。所以没有考里斯马基风格。”
1.住在垃圾箱里的流浪汉:如果那些捡垃圾的继续进攻,我就要继续减肥或者换地方了。2.要去树林摘蘑菇的两人:我们能带上汉尼拔(狗)吗?当然。必要时候它能帮我们吓跑狼的。3.抢劫犯:数好,我一分都不会多要的。银行职员:放心,我一分都不会多给的。我有我的专业。4.律师:别再找麻烦了,尤其是找法律的麻烦。5.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抢劫犯:总之那些钱是我的,所以我就去抢银行了。对不起,给你带来麻烦了。6.得知身份要回家的男主和流浪时爱上的女人:你能帮我打包行李吗?但是你一无所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在这静静坐着。片中这样简短有趣的台词真的太多了。如果真实的芬兰也如这般呆萌,那我可真是太喜欢了!!
这个男人M是一个失忆的流浪汉,没有名字,亦没有过去。因为失忆,他无法拥有合理的身份证明,无法找到住处和工作。一个精明的治安员把废弃的集装箱出租给流浪人士作为居所,收取租金,男人也住了进去。在这里,各种同样苦难却心地善良 的人们,为男人的生活投射进来一缕温暖的阳光。男人更是得到了救助站姑娘厄玛的热心帮助,两人的爱情也在苦难的日子中悄然萌芽。 男人似乎可以重新开始生活,却意外牵涉进一桩银行劫案。警察的追查不但让男人陷入了麻烦的境地,还让他得知自己的身世,以及自己曾经拥有的家庭。男人找到自己的妻子,却不知如何在本来已经消逝的过去和眼前的现实之间做出抉择……
四星半。莫名喜欢这种带着点怪异的片子。不间歇的音乐,冷幽默,简略的表达,冷调的浪漫。 “你可以帮我装行李。” “但是你一无所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只在这静静的坐着。”
考里斯马基的巅峰代表作,借用“失忆”,谈论个体与社会身份的关系。在经历“死亡”之后,男主随着记忆的消失,失去的社会身份,也因此获得重生。导演冷峻而幽默的作者风格,赋予了角色“新生儿”般的麻木状态,然后重新融入社会,感受人情冷暖。观众借角色之眼,观看身份重塑的过程和芬兰社会的细枝末节。同时,导演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恰恰也是北欧社会精神内核的夸张表达。这种外冷内热的状态,便是导演在社会中的身份和标签,是他作为作者的“记忆”。
挑着水桶的两个小男孩,一定要请酒的天涯沦落人,深夜城市街角依偎在一起的流浪汉夫妻,始终耷拉着耳朵的汉尼拔,尝试玩摇滚的四个年青人,白日探戈与夜晚篝火,手风琴、小推车、土豆与焊接面具,酒吧墙上佩龙帕的相片,厌世的银行女职员,初恋与初吻。他们都在电影里发着光。"树会落叶伤心吗?""人类的心灵是狭隘的,广阔的大地是无穷的。"人抛掉过去的时候才算真正的没有过去。"你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是吗?""什么都不记得了。"
一个离家出走的男人,原因在最后揭晓。因被抢劫致脑损伤造成失意,不知自己是谁,成了没有身份的流浪人。阿基的片子都离不开冷硬木纳的人物,喜欢描写底层人悲凉的生活状态,但又不乏冷幽默。主演几乎不要任何多余的表情。听说他拍片必须完全照他的轨迹走。不允许演员有丝毫的即兴发挥,连目光投向的角度也是规定死了的,差之几厘米都不许。专制吧。故此也形成了他独特的电影风格。他的御用男女演员永远都是那几位。看着他们慢慢变老……
极简主义与黑色幽默的结合,融汇布列松、刘别谦的优点,配以芬兰独特的摇滚情怀,荒漠颂歌,灵魂吟唱,有风味极了。浓缩精简的镜头内容与剪辑,甚至有些随意的表演(那位倒清酒的服务生可撒了好多清酒),戏中也不缺对电影本身随意表演的自我吐槽(像是炒菜时自嘲我已经搞砸了),让人笑开花。但内核却一点不low,聚焦社会底层无产阶级、流浪阶级,这破破烂烂的生活竟也活出花样,对社会制度、金融银行、治安警察的批判也是猛烈的。
唉 真喜欢他 失忆这种事情都可以拍得合理又好看 而且他的台词真的都很好 虽然和达内兄弟的好不是一种好 达内是小说里的好句子 好也没法摘抄 而他是像散文里的好句子 可以摘抄 台词啊演员表演啊加起来还是觉得很像先锋戏剧 看了几部越来越觉得他拍情绪 载体不是人 而是别的 音乐 景色 色彩等等 似乎也触及到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背景 但可惜我不太懂那时的社会环境(可能主要是经济问题?)
遇到了一部喜欢的电影,看的过程中就一直内心尖叫,好喜欢这个调调。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贝克特的戏剧,缓缓叙述,感觉好久没看到好故事了。没有一句多余的镜头与台词。克制冷静又浪漫到不行,“你是我的初恋,你回答的太美了”时不时的想截图,里面的音乐与歌好好听,第一次看芬兰的电影,继续看导演的下部作品,太喜欢……没有过去又如何,人总是向前的呀
大量的固定镜头,真是高级的简洁!!!电影蕴含了不少东西:积极地面对生活,让男主重获新生;也有善良的老板抢银行取出自己账户里的钱只为了还债,对因为自己经营不善而糟解雇的员工充满歉意……我们总说好人应该好好活下去,但是很多时候好与坏却成了不是那么容易说清的哲学问题。故事是个温暖的好故事,里面的波折也让故事显得更加真实。
与阿基以往相比失业在这里变成了丢失身份,底层无产人民之间相互依偎的善良美好,以及对彼此身份的不在意,相反依附于社会体制的人群对此相当介意,女主的救助者身份让男主选择重回无产阵营,得到的就是团结一心,体现在那场流浪者们集结复仇的桥段。阿基也不掩饰个人立场,手法都很成熟老道了,配角们和温暖的小插曲都有明显的个人标志。
构图很精彩,连我这个不懂电影镜头语言的人都看出来了。原来芬兰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有这么多贫困潦倒的人。男主和女主,不年轻的两具身体拥抱在一起,皱纹和松弛的皮肤贴合着,两个人都是初恋。演员们的神情都很真实。有的部分让我想起稍微有点年代的电影,特别是那些对白。整部电影像那个银行职员,淡定自如的望着生活的崩塌,走出困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