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芭比 格蕾塔·葛韦格
在芭比乐园里,各种各样的芭比和肯每天都过着童话般100%完美的生活。但是某一天,芭比(玛格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
在芭比乐园里,各种各样的芭比和肯每天都过着童话般100%完美的生活。但是某一天,芭比(玛格特·罗比 Margot Robbie 饰)发现自己的生活开始有了变化——比如她的一天不再一帆风顺,她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甚至她的双脚也不再是完美的高跟鞋形——她竟然脚掌落地了!接连出现的不完美打破了芭比乐园的平静,意识到存在感危机的芭比被迫前往真实世界探寻真相,肯(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也一路同行,一场大冒险就此开启。
《芭比》下载观后评论: 因为想看的时候没机会,后面院线下架太早,今天还是在家以别样方式看了,导致观感体验不是很佳。在前期过程中(芭比去往现实世界前),会觉得整个剧情有点无趣,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芭比娃娃的感觉。以及整个芭比王国就像一个梦幻乐园,因为太不真实,所以会让人害怕。直到去往真实世界,第一个触动到的点就是芭比发现与其连接的是那个母亲而不是女儿,再就是回到芭比乐园之后,ps Ken在现实生活受到的优待只是普通男性每日都会经历的罢了。关于芭比们的觉醒,因为母亲的一番speech,那段演讲让我想到小妇人里joe的演讲,感觉确实是导演风格,但是,仅仅靠演讲就能让其他女性觉醒吗?所以那是影片中的理想状态,以及这不电影是否是呼吁平权? 我认为是的,对于一部女性叙事电影,如果太激进估计是很难上映的,只能说总归是个进步把。
看过葛导的《小妇人》《伯德小姐》,所以对本片抱有极高的期待,而它没有让我失望。没有隐晦的政治寓言和性别隐喻,全片满是直接到骨子里的控诉和对这个因为父权制变得糟糕的社会的尽情嘲讽。看到各式各样的男性自由人带着先天自信在影片中形似小丑被观众嘲笑不已,实在几乎将本片变成了一部爽片。“我们做的更好,事实上,我们把父权制隐藏的更深了。”是葛导以影像为武器揭示父权伤疤的有力号角。然而,电影终究是电影,指望一段两个小时的影像资料能改变观众二十年如一日的思想观念莫过于天方夜谭,而导演也和观众一样急切地过度密集地放置了自身的女性主义观点,尤其是最后十分钟的不明觉厉让影片观感不算最佳,但我敢说它作为电影的意义已经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希望它能成为文艺界大规模性别思想解放的开端,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8.9
7/10 爆米花电影,考虑到剧情和内容,只能算个架空电影… 不严谨的情况下,把女性&&芭比,换成 人类&&变形金刚毫无违和感。赛博坦星球中的人类被当作宠物对待,有一天突然和地球建立了连接,发现地球上的变形金刚是一家叫做“孩之宝”公司所生产的玩具,这里是被人类所控制的社会。人类回到赛博坦星,宣扬“human lives matter”。汽车人们被这种思潮洗脑,剩余的汽车星人想办法夺取失去的权利… 那么这会成真么?不会,因为汽车人真的会消灭人类,芭比建立在“魅力是一种价值”的楼阁之上,但魅力的价值同样是被标榜的,所以what am i 才是真的要去考虑的问题。
7.5,整體比較平淡,沒什麼情節的感覺,好像所有都只是淺嚐輒止。Barbie們被三兩句洗腦,又因為三兩句覺醒,太淺薄漂浮了,俗稱不太合理。Barbie們通過假裝被男的吸引,在不同男的之間遊走,試圖引起男人內戰,誒還真成功了。醒醒吧,現實裡的男的只會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最後把Ken們塑造成蠢蛋和小可憐是真的蚌埠住了,我滿腦子能不能把他們做掉。其實是塑造了一個新的謊言,Barbie們輕而易舉重新身居高位,但現實裡的女人有這麼容易嗎?簡單化,娛樂化了。但還是,鼓勵分,沒辦法還是得妥協,看看真正的現實,再接再厲吧。
将芭比与真人世界串联,让芭比有了自己的思想,去思考死亡和瑕疵,进而发现真实世界与芭比世界之间巨大的鸿沟……立意是很棒的,从成年女性而不是女童的角度去展现她们的困境,而且提醒男性,服务于单一性别的刻板教条是不现实的。到最后,芭比们和肯们平等了,下一步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总向往着理想的芭比或谁,自己是怎样就是怎样,做自己就好。回忆我的芭比,我总是给她设计不同的衣服,让她看起来“美丽时尚”,如果那时候我知道还有会战斗的芭比,会纹身的芭比,那时的童年会有些许不同吧。扣一星在于现实与芭比世界的联接比较不自然。
芭比在平权这方面表现的其实还是相对委婉的,最后的happy ending看似所有芭比重新夺得了主导权,但虚幻的口号和理论建立的主体性真的有那么牢不可摧吗,会不会可能只是另一场“ken”革命的开端呢…真正的主体性和自我来自于真实的生命体验,是投来的无缘由的恶意眼神和下流言语,是绝对自由下的茫然和思考,是交互、否定、重构,是痛楚。这些痛楚构建了不会被轻易动摇的我们,所以芭比不会被ken的口号煽动。而我也希望平权的概念能真正地深入人们的心中,而不只是一个用来逐利和吸睛的时尚单品。
延迟写一下,很有趣很鲜活的电影!不要加太多预设条件去看的话,不管是芭比和ken“人类意识觉醒”这个概念还是芭比和ken后面的大战都很有意思,映射到现实可能确实有放大但是搞幽默本来就是要夸张的。有蛮多人很像很介意拿女性社会话题来搞笑,但是社会话题就是很需要接地气啊,才能让大家在生活中更容易的有这样的意识,不是一味的要求严肃对待高谈阔论甚至设置门槛。感觉也不算是营销蹭热度啦,导演就是想拍个充满幻想的故事然后嘲讽一下开点玩笑hhhhh,有机会以后还会再翻出来看的~
太说教了,后面几乎每一句台词都在defining和teaching,感觉就像在看一场辩论会或者论文讲座的影视版。所有角色都是工具人,连罗比也是,全都只是为了服务导演的那一堆opinions,关键还特幼稚,甩个男友就能离间男性社群了?况且这不更是自我物化吗?搬出来的台词都很高深专业,剧情却正如那些粉房子一般好似过家家。某些时候甚至感觉像高级黑。这部要我说还不如《小妇人》。帕子那曲子倒很好听。
讨论这部电影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没有任何意义,这部电影是终极的消费主义,这是剥削电影。它与女性主义的关系就像皮条客与女支女的关系,诱骗女人说「妳的身体属于妳自己」、「妳想跟谁睡就可以跟谁睡」、「反正都是睡,干嘛不赚点钱」、「这只是一份职业,你不需要感到羞耻」,然后自己赚得盆满钵满。这是我看过的最恶心的电影,比想象中还远远远远更没有底线,比想象中还远远远远更恶心!
我本来想把《芭比》和《博很恐惧》一起对比来看的,看了《芭比》之后觉得真是想多了。虽然我还没看《博很恐惧》,但《芭比》肯定是废了。这电影根本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提纯的,萃取你身边的21世纪女古神。该片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二鬼子比鬼子更可恨:那就是女性要是压迫剥削起女性来那可真是比男人狠毒恶毒阴毒的多的多的多。
其实从剧情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上来看还是有缺陷的,后半部分矛盾冲突的和解方法在我看来有些草率。但是这部电影首次将对父权专治的辛辣讽刺,将父权社会对女性以及下位者的控制赤裸地呈现在大荧幕上;它赞颂女性却不搞男女对立,呼吁父权制度下受压迫的男性也要找到自己的主体性,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都无所不能,无关性别。
女性主义影片,影片中讽刺了男权主义和父权制。以男性塑造的芭比世界展开,以芭比为代表的刻板女性在体会到“真实世界”后毅然向男权发起反抗,最终女性帮助女性获得胜利找回真正自我,其中影片场景塑造梦幻,符号性强,充满歌舞的喜闹元素,但是影片说辞性太过直白,导演太过想把个人想法表达出来。
4.5 at Nanjing 女性主题值得多加一星!部分画面非常好看,例如两方阵营的跳舞还有Barbie和奶奶最后的牵手。最触动的是公交车站的老奶奶说得那一句:I know!自信又从容~设计还算精巧,只是觉得后劲有些不足,也许关于女权,平权,寻找自我之路,谁都没有一个完美出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