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宝拉X 莱奥·卡拉克斯
导演: 莱奥·卡拉克斯编剧: 赫尔曼·梅尔维尔 / 让-波尔·法尔戈 / Lauren Sedofsky / 莱奥·卡拉克斯主演: 吉约姆·德帕迪约 / 叶卡捷
导演: 莱奥·卡拉克斯 编剧: 赫尔曼·梅尔维尔 / 让-波尔·法尔戈 / Lauren Sedofsky / 莱奥·卡拉克斯 主演: 吉约姆·德帕迪约 / 叶卡捷琳娜·戈卢别娃 / 凯瑟琳·德纳芙 / 德芙妮·楚里奥特 / 劳伦特·卢卡斯 / 更多... 类型: 剧情 / 爱情 官方网站: http://www.pola-x.com/index2.htm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瑞士 / 德国 / 日本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99-05-12 片长: 134 分钟 又名: 波拉X IMDb链接: tt0152015 宝拉X的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根据1852年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小说改编(应该说是“启发”),讲述某富家子弟皮埃尔跟守寡的母亲一起住在乡村别墅,他正打算跟女友露西结婚,却冒出一个名叫伊萨贝尔的女子,声称自己是他的同父异母妹妹。他不得不跟伊萨贝尔搬到巴黎,并开始乱伦之恋。
《宝拉X》下载观后评论: 一部“正常”的电影成了卡拉克斯维度的奇特。底色是诱人的。看得一波三折,在都糊的情况下辗转了被迅雷吞了片段的原声版、十八线黄网在线无字版、最后是完整的配音版。特别希望能在大银幕二刷。卡拉克斯长片补齐。《坏血》>《神圣车行》>《新桥恋人》>《男孩遇见女孩》>《宝拉X》。《坏血》是知觉的胜利,《神圣车行》是概念的胜利,结合《东京!》不难感觉到新世纪的卡拉克斯视野在不断放广(两性之外),献上最好的祝福,愿长寿、顺利、常常想说、想说就说!
千万别被海报误导,影片和情色没有一毛钱关系。看得出来导演野心很大,想表达哈姆雷特式的人性,但是正如一位豆油评论的那样,叙事的晦涩让影片完全失去了批判性。甚至角色的塑造达到了让观众猜不准的程度。同住古堡的是继母吧?有不伦之恋么?只有未婚妻的角色是清楚的。表哥是真表哥还是哥们儿?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是妹妹是真的还是假的?男主放弃继承是想表达什么?影片最终留给观众的感觉,除了晦涩,就是混乱,却没看出有任何的中心意义。烧脑。
卡拉克斯的叙事策略:1,拼贴与解构,很多杂碎的场景表面上看并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联系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或暗示着故事的结局。2,意识流的手法,经常插入一些人物主观想象的场景,将人物隐秘的自我意识和心理变化用画面展现出来。3,个性化的视听语言,诗意化的人物对白。4,变幻的色彩和多元的音乐。5,剪辑时声画对位和声画分离有机结合。《坏血》中画面的埃里克斯骑摩托车回家,声音是朋友托马斯的电话留言。
我有爱人,我也爱她,但那种抛弃一切的情感,我只能给我自己,对疯狂的自恋者,我只能爱“我”——而“我”如果不是我,就只能是我的孪生“姐妹”——性别对照下的双胞胎,而如果我选择不顾一切地爱她,远远超出对“姐妹”的爱,乱伦的罪名就是社会对我们的惩罚。我们是动物园里的大象,在我们眼里周围的人类stinky。但当我们说出来,就会招致灾祸。塞纳河畔不接纳我们,我们的归处在地狱的血水里
也说不清卡拉克斯那一层花哨的外衣,是不是他最大的优点,但是不得不承认,剥掉外壳之后,力道还是蛮猛的。最大程度地凸显文本本身的魅力,而只让自己的风格在片中零星闪烁(开头、德纳芙夜骑),即使如此,这个毁灭之路的过程清晰明了,并没有降格成一个简单的道德问题。其实到这部电影,爱情的占比已经不如往日了,表面上的三人行掩盖住了《闪灵》一般的创作焦虑内核,之后的12年,他也没有新作品。
观感略好于《新桥恋人》,可视为《神圣车行》的引子。一出哥特梦魇,卡拉克斯的《穆赫兰道》。它有急转直下色温的骤降,不协和音暗自蓬勃,但丁笔调中神圣与邪恶的交织。画面里有种无形的黑色火焰,更有幻天空为溺水的技术炫彩,血浪于形,罗姆于意,厌世者装饰性的爱情。导演的心真的很大,立意之高和执行力之缭乱又形成一种对立。文本近似涂鸦,视觉冲击足够,意指系统的建立半途而废。
有些复杂,不知道该怎么评分,可以说这完全不是我喜欢的Carax的模样,不喜欢的原因大抵是这更像是一部小说,而非电影,哪怕Carax的镜头调度天赋依然不可挡。如果是在讲“作者”和“自我”,Pierre应该就是Carax自己吧,对于什么是存在陷入了彻底的迷狂,最后甚至要自我毁灭,不禁想起了深濑昌久,不得不说,这大概是每一个凝视自我的人都有过的至暗时刻。
“只要我们在一起 这就是一切。”皮埃尔的激情是面对虚无平滑的人生景观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 他总觉得焦虑和破坏中 打破美好生活图景才能获得蒙面写作不得的意义 三人踢泄气的足球 最后踢下河 雾气的镜子蒙面亲吻 开门时间的延长看出心事 当露西出现 一萨贝尔明白了自己毁灭了什么 看电视时候的头发吹起 水流的报纸 门拉开之后上床 间隔之后才意识到需要亲密
还是卡拉克斯一贯的癫狂与颓丧,试图用具象化的情节去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加上男主作家的身份,现实与虚构交织成了一次深刻的心理解析,所有暧昧不明浮出水面,投射到了一个神秘的人物身上继续着这场畸恋。最后男主暴走的场景不得不让人想到德尼·拉旺,卡拉克斯真是钟意这种奋不顾身的长途奔走,好似一头失心疯的兽一般,吉约姆诠释得也不错。
1.恶臭的人,散发着臭气的“剽窃物”。皮埃尔:我对我的一生都抱有遗憾。2.三人合住的装门,俯视,写书的唰唰,病秧的咳嗽,还有一个拉手风,琴瑟和鸣。3.有人爱重金属,有人就会爱卡拉克斯。4.女主四年后出演了杜蒙的<情色沙漠>,11年逝世,男主08年逝世。现实的悲剧色彩浓墨重笔。5.标“情色片”的,你们他妈的看过全片没?
卡拉克斯十分依赖演员演出。如此明显的作者片——从社会学讲,卡是悲观主义者。从个人讲,卡是幼稚的捣蛋鬼。一个孤立而无聊的作者。除了表达自己欲望的自信。把自己往黑暗里拖,同时把执着的收买到一些陪着它的人也拖下去。有些人云里雾里,意图反而更明显。自己个子矮就算了。还要把演员调教的不是瘸就是打着弯。太开放了吧。呕!
梅尔维尔原著「白鲸」改编;1.影片前段明净的和谐氛围,被伊莎贝拉伴随而来的苦痛和阴郁彻底淹没。同步的情绪连结映现于:故事人物皮埃尔的写作意向(虚无主义下生命存在与本质的创作)和导演卡拉克斯现实世界中影作的转型窘境。3.同样痴狂的爱,乱伦情结与暴力张夸的性爱描写却远逆「新桥恋人」。3.致敬两位已逝主演
失语、奔跑、狂躁,一个不少,唯独少了德尼·拉旺;“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到时代的即刻惩罚,他就没有资格怨恨那个时代”;“你努力想写一部成熟的作品,但你的魅力却源自你的不成熟”;卡拉克斯很奇葩,他的电影可以让人昏昏欲睡,但角色的情绪一直处于失控边缘;p.s.德纳芙[骗婚记]之后2ndtime?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