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非洲女王号 约翰·休斯顿
这是一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故事。一个在非洲传教的老处女失去了兄长,处处遭遇挫折。一个酒鬼船长愿意把她送出那个蛮荒之地。他们俩驾着小船,行驶在危机四伏的河道
这是一个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故事。一个在非洲传教的老处女失去了兄长,处处遭遇挫折。一个酒鬼船长愿意把她送出那个蛮荒之地。他们俩驾着小船,行驶在危机四伏的河道上,途中他们需要对付种种艰难险阻,而且还有阻挡航道的德军战舰。但是,大多数时间他们的“敌人”是对方。《非洲女王号》下载观后评论:
背景是一战时期德英二国在非洲争夺殖民地,男主人公奥尔奈特饰演了一个好莱坞电影常见的硬汉形象,但同时他的足智多谋被他在两性关系上的简单粗暴及拙劣的协调能力所调和,同时落难的女主人公塞耶(凯瑟琳·赫本饰)更是一个刻板的卫理公会教徒,从而闹出了不少笑话,使电影具有部分性喜剧的特征。约翰·休斯顿也许无意于致敬马克吐温,但这部电影关于“大河漂流”的情节及小型群体船上经历的孤独和万花筒式的两岸奇观,显然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有某种相似。不过,在非洲的这个未经勘测的河流上,一对孤男寡女除了在影片开头和结尾从未遇到任何土著,似乎这片水草丰茂的土地上除了殖民者就是河马、鳄鱼,这显得非常不可信。最后段落水涨船高使两人终于荡出芦苇丛的故事,尤其具有象征色彩,然而整个故事仍然在结尾降落到俗套的罗曼司和爱国主义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1790789.jpg)
很好看也很精彩的一部电影,导演将本片的各种大场面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而且男女主之间的互动也描绘的非常生动,除了最后结局处的鱼雷有一点点扯蛋以外本片基本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节奏也是很合适既不会太闷也没有太赶,不过本片还是有点过于好莱坞了,男女主这运气也是好到爆表,换别人都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本片两位主要的表现非常精彩,我觉得赫本的表现是要压过亨弗莱鲍嘉的,虽然两位的表演都很出彩,鲍嘉的影帝也算是比较有水平,虽然我觉得这个表演确实没有同年的欲望号街车里的白兰度出彩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2586378.jpg)
这是极少数豆瓣评分低于IMDb的电影。我也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平常之作在影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叙事大部分时间就靠对白撑着,最后击沉德国军舰一节更是堪比抗日神剧…不会仅仅是看两位帝后的化学反应吧?还要吐槽一下凯瑟琳·赫本:好莱坞不乏五六十岁仍然光艳照人的女神,但这位影后专业户似乎一过三十岁就立即进入了老年,本片里凯瑟琳·赫本和亨弗莱·鲍嘉的情感戏给人留下的绝对是“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印象。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1857411.jpg)
很神奇的彩色修复版,也是好莱坞第一次取外景地的爱情大片,两人关系的发展有些拖沓…但看得出来主演和主创都很拼,创造了一个纯属于两个人的漫长旅程,又惊又喜又有爱的碰撞,消磨了两个人的阶级差异的同时,激情的表达也仅限于侧拍的接吻了,可惜了美艳精致的凯瑟琳赫本,那张满怀着贵族气的中年少女脸,最后小船插米字旗一段太有趣了,爱情大团圆的同时也黑了一把一战时的德国人哈哈哈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3175927.jpg)
一个词概括电影的气质的话,或许就是“硬朗”。现在看这部一战片的技术和故事都没有太多值得特别称道的,倒是在非洲实景拍摄的幕后将两位巨星折腾得厉害。这部电影展示了鲍嘉和凯瑟琳·赫本的银幕形象的相通之处,硬朗、独立、坚韧、顽固、披荆斩棘。故事、角色和演员都有着一种粗粝的生命力,与上世纪的美国精神共通,这或许从某个角度解释了电影的成功和两位巨星名列AFI榜首的原因。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2477919.jpg)
这部电影颠覆了Humphrey Bogart一直以来在我心中的形象我在想为什么Katharine Hepburn 和 Humphrey Bogart 能被评为史上最伟大的女男演员,看完这部电影,我似乎明白了。Bette Davis 也是一样。她和Katharine Hepburn都不算非常漂亮,更多的是她们对艺术的献身,和真正伟大的表演而使她们名垂青史。
![非洲女王号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4522827608.jpg)
最早实地取景的冒险片了吧。全剧百分之九十五的镜头都只有男女主角二人,在没有特技加持的年代背景下,两个人历险,冲突,交流,相爱,再共同干正义的大事。可以想象,如果演技不好,起承转合没有节奏,没有特技的历险如果没有诚意,怕脏怕累,恐怕难以成就经典。但这部片是经典,所以,两位演员就很了不起了。
我就是冲着鲍嘉和凯瑟琳赫本来的,感觉整片都挺平稳的,中间还是忍不住快进了一些,老片子确实有技术限制,但是两个人的演技就不说了,真的不愧是大哥大和大姐大啊,好好欣赏两人的表情就会发现他们细微的情感波动牵动人心而且他们的人物形象太鲜明了呀。我只看过鲍嘉的卡萨布兰卡,我只能说是千面人。
好莱坞历史地位最高的影帝影后联袂落难非洲,一路冒险再谈个恋爱,虽然不够养眼,却不输浪漫,虽然起式有些沉闷,但不久便渐入佳境,虽然不符合俊男美女的标配,但是鲍嘉的野性粗犷与赫本前后颇有些反差的坚韧善良温柔倒是有些火花,除了激流搏浪的特效略假之外,历险过程仍算扣人心弦、跌宕起伏
于180903在俱乐部看的高清重制版。和墨菲的战争差不多,最后的场景未免荒谬。至于男女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不惜一切代价把妹子扑倒的确是一件reasonable的事情,如今先是没有了benifit,自然慢慢也就没有investment,又是另一重生态啦
当年刚刚从黑白胶片进入彩色胶片的年代,加上去非洲取实景和两位影帝影后的出演,这部电影的轰动效果可想而知。不过这样的惊艳放到现在特效大场面已经稀松平常的时代来看,显得比较普通了。这也算是很早期的“公路”题材电影了吧,也是凯瑟琳赫本少有的台词节奏缓慢的表演。
完美的编剧教科书 每一个下一步都是经典的推翻惯性思维的认证 当然是第一层思维 在那个电影还没普及的年代 凯瑟琳的演技真的是绝了 她对细节的掌控力让我目瞪口呆 真的屈指可数从一个演员身上获得导演叙事锁追求的框内真实力量 再次马克 经典编剧的完美模板套路
很有爱的片子,鲍嘉一改以往沉默耍酷的形象,变成一个邋遢憨厚的技工男,凯瑟琳赫本也摒弃女强人的本色,前半部是一个因循守旧的老处女,后半部变成一个精明能干为爱痴狂的小女人;两人在一起不但穿过了层层叠嶂的河流天险,炸掉德国人的大船,还顺带私定了终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