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 / 布鲁斯·罗宾逊 / Sylvia Marriott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语言:法语 / 英语
地区: 法国
编剧:弗朗索瓦·特吕弗 / 苏珊·席夫曼 / Adèle Hugo / Frances Vernor Guille / 让·格鲁沃尔 / Jan Dawson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上映时间:1975-10-08
别名:情泪种情花 / 巫山云 / The Story of Adele H
用户标签:法国,阿佳妮,法国电影,特吕弗,传记,爱情,IsabelleAdjani,新浪潮
片长:96 分钟
imdb编号:tt0073114
美国内战时期,法国大作家Victor Hugo的二女儿Adele Hugo(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饰)漂洋过海来到加拿大的Halifax寻找自己的爱人——英国军官Pinson(布鲁斯·罗宾逊 Bruce Robinson)。然而Pinson却已移情别恋,对Adele异常冷漠。Adele想尽一切方法想挽回Pinson皆告失败。而另一方面,当地高昂的生活费也让Adele难以承受,只能一次又一次要求父亲汇钱。此时的Hugo正流亡在一个小岛上,妻子病重,两人多次希望Adele能返回家中,但Adele坚持留在加拿大。恋情的失败让Adele经常想起她溺水身亡的姐姐,她的精神开始变得错乱。之后,Pinson跟着部队离开Halifax前往另一个小岛Barbados,Adele也跟随而去,在那里,她的病情日益恶化,最终被送回法国,在休养院里度过余生,最终于一战时期悄然离世。
本片是关于雨果二女儿Adele的传记片,扮演Adele的伊莎贝尔·阿佳妮获当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4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伊莎贝尔·阿佳妮
《阿黛尔·雨果的故事》下载观后评论:
“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样的事情只有我能做到。”身为法国人维克多雨果大作家的女儿阿黛尔雨果,她的身上也带有她独特的浪漫,对她来说爱是一种信仰,矢志不渝,忠贞坚定,她的一生都在追逐爱。我不知道该对此做出怎样的判断。或许是在某一件事情上面太过于专注,让她忽略了身边其他人对他的爱,书店老板会期待每个星期三,因为每个星期三阿黛尔雨果都会过来买纸。但她选择的是逃避,她的心中只有这一份爱,而这份爱全部都给了那位军官,毫无保留。她想要摆脱自己是维克多雨果女儿的身份,却在一次又一次无助的时候向他求助。我真的太心疼这个女孩子了。她无力敏感,她要的真的不多,我会觉得她错付了,到后来,这份爱太热烈了,会灼伤别人,也弄疼自己。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够遇见一个值得让你这么付出的人。
“你觉得人们可以一成不变的控制他们的情感吗?有时候一个人就是会那样爱一个人,就算她鄙视他的一切”“情泪种情花”原来维克多.雨果的女儿是这样的一生。怎么会有阿佳妮这样的人,无论她演技如何出神入化都无法将她的名字解绑于她的人物。(无论怎么黑她,阿佳妮是第一个让我识别并认识了一个词“法国电影”)她必须爱一个人,她必须恨一个人,她必须分裂自我……所有的必须只是因为阿佳妮必须燃烧自己,炽烈浓艳直至最后苍白无血那大概就是阿佳妮灵魂的灰烬。阿黛尔.雨果因维克多.雨果这个名字而响亮,又因阿佳妮的美丽所以尽显凄婉。最终阿黛尔.雨果为情疯魔的人生只是属于她自己的孤独。不禁想到阿玛兰妲。偏执的是爱情吗?执念的是一个男人吗?而我看到的是阿黛尔眼睛里是死一般静谧而又火一般热烈的自己。
雨果的二女儿死缠烂打浪子情人,步入癫狂。她追随对方来加拿大,捏造订婚故事,求助催眠师,搅黄对方婚姻,远赴巴巴多斯。通篇都以特写为主,可能有成本的考量,但美学上也成立,镜头一直像在舔20岁阿佳妮的脸,她这时就开始演些痴狂的形象了,有趣的是,这片子的运镜和剪辑更靠近左岸派的疏离感(尤其黑女人给雨果写信那节),镜头即便是运动也总让你感觉处于限制中,配色等视觉元素也偏冷调,但写人物却是浓烈的,每次阿佳妮给雨果写信都是对着镜头念出来,她溺水的梦境和对亡姐的执念也被反复搬演,像是把阿佳妮的痴狂世界催眠给观众,特吕弗在细微的调配,以便达到略显背反的气质与精神的微妙平衡。最后将雨果的死和阿佳妮的死并置,以她追随爱情的豪言总结,看上去倒像是一种夸耀了
“弗朗索瓦·特吕弗代表作,阿佳妮凭本片首获奥斯卡与凯撒奖影后双提名。成为“传奇”原因猜想:对爱,执着 认真到近乎疯魔。将爱人当成事业精心经营,甚至不惜放弃自我,只为追求我所爱的人。(个人不提倡以放弃尊严的方式追求所爱。但还是决定,这种一心一意、比海还深、爱 他人胜过爱自己的爱,很难得,很伟大)①朴素的剪辑,运动长镜头,冷静克制的叙事和配乐,删繁就简,直击人心;②叠化的溺水梦魇,绝望而疯魔,最终还是没能逃离父亲与姐姐加诸于身的光环和阴影;③游荡,痴狂,相逢已是陌路人;”④阿佳妮演技自然动人,原生家庭对爱的渴望与缺失导致长大后对偶得的爱仿佛救命稻草一样紧握不放,最终为爱疯魔。
所有的为情所困,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枷锁,都是自己臆想症发作。我只想大吼,我的绝世美人儿!!他不配你!!!离开他啊啊啊啊啊啊啊!别为自己在脑子里演什么为爱痴狂,一切都不值得的啊!还有爱你的家人呀!!为什么要为了一个男的这么耗尽自己!!我觉得每个女孩都需要看这部电影学习学习!这女主明明高贵美丽,为什么要这么作贱自己,还去跟踪去偷窥,这真的很作贱自己!不值得!看得我好难过,求求你回家吧就,你的老父亲啊!还有你的妈妈,渣男值得你变得这么憔悴吗!幽魂一样的疯婆子一点也不美呀!你要又美又高贵好吗!为什么这么折磨自己,你爸爸是大文豪诶!
你是何苦,为见到爱人漂洋过海,来到陌生的国土;你是何苦,为帮忙还债写信要钱,低下高傲的头颅;那个有时不收我钱的老板,时而送上两令白纸,为你我可以完全不顾;那个每次给我寄钱的慈父,总是期盼家人团聚,为你我让他忍受孤独;荒野中我手拿一沓钱,你却呼啸而去斥我荒谬,我来不及拾取尊严的残物;墓园里我握紧你的手,你却甩开手臂求我离开,我来不及接受亲吻的驱逐;不介意你婚后仍有女人,在一起便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不在乎你彼时只是敷衍,能爱人就是无与伦比的幸福;我若落水,便只一人垂死挣扎,碰不到痴情的男儿,会以死相赴
阿佳妮如此如此美丽,尤其是眼睛,电影真的可以不需要有剧情,看她的美就已经沉醉了但还是很可惜如此迷人的她,为什么一生因这样一个渣男而慢慢凋零?我想大概最悲哀的就是痴情专一如她一样的人爱上了一个浪子,她把爱情当成一切,如此痴狂,而他只是玩弄。女人呀,如果维持一段感情的代价是失去自尊失去自己,那么这段感情宁可不要,我始终坚信,想要活的快乐最重要的就是爱自己并能真实做自己,只为自己而改变,自尊自立不讨好别人,因为我觉得如果一段关系如果不够平等,如果让你觉得不自在,那么最终的结局一定是不用预料的悲哀。
又是一出阿佳妮的女疯子戏。她用对他的爱来确认自己的存在,逐渐丧失了自己。她用谎言来掩盖内心癫狂,痴迷的恐怖,将理智和自由献祭给了爱这恶魔。最决绝的场景,阿黛尔裹着黑披风潦倒的走在路上,看到宾生却无动于衷,身心俱疲,即使身体能恢复,灵魂已经死了。沉浸在自己一厢情愿的爱里,是一种很好的逃避借口,逃避残酷却真实的人生,逃避其他的责任和自由,永远将自己放置在一个深受原生家庭阴影创伤的、不曾被爱的受害者境地里,她用这种方式给自己上刑。她想要游离在父亲规定的生活范式之外,最终却事与愿违。
一个年轻女人,漂洋过海,从老家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只为了和她爱的人在一起。 然而这值得吗?那个男人是个花心渣男,她喜欢的女人千千万万,早已厌倦了你,你又何必呢?爱一个人爱到痴狂,丧失尊严,欺骗父母,直到最后精神失常,这一切的一切真的值得吗? 你可是大文豪Victor Hugo的女儿啊,要什么样的男人没有,何必吊死在这一棵树上呢?为了一个根本不爱你的人赔上自己的一切,你明明那么有才华,却偏偏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唉……【ps:阿佳妮那双蓝眼睛带着泪水时真的是绝!】
透过窗户以观察者的视角记录情节,溺水梦魇叠加溶解,转场略显生硬。大概能懂她的心态,一个曾经视她为珍宝的男人转脸就冷漠相待,她眷恋他过去的好,以为丢弃自尊的歇斯底里的爱可以夺回他。可是爱情啊,说消散就消散了,以恨相替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她急于奉献自己的爱,却也错过了书店老板温暖的情意。会爱也是好的,只是她最后爱的还是一个概念,与旧情人相对走过时已丢了魂,不再认识那个让自己疯狂的人了。“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做得到。”
也许是“雨果”的姓氏害了她,也许是她的天赋害了她,也许是爱情的信仰害了她,可我还是觉得,是没有真正经济独立害了她。一方面想逃离家庭的束缚,一方面又不停地问家里要钱,一方面又把希望寄托于婚姻,甚至可以说出“只要你和我结婚,你依然可以和别的女人在一起”这样的话,兜兜转转始终没有看到核心,可惜了啊。PS:阿佳妮每一次演疯女人都太美了,爱得不得了,我好喜欢她的作品里这样疯癫的美啊(现实生活里则相反,真实的疯癫太恐怖了)。
看了阿佳妮的三部电影,《玛戈皇后》是艳,《卡密尔·克洛代尔》是才,而这部无疑就是痴,也就是张爱玲说的低到尘埃里,痴情女想唤回负心郎的心,大有“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之架势,可惜情郎心没有唤回,自己还流落他乡,靠父亲的威名被送回。把自己一生几乎砸在渣男手里太不值,及时止损才是上策。阿佳妮几乎不必太用力,那双顾盼生姿的眼睛稍微轮动一下就都是戏,差点揽得奥斯卡的小金人也是理所当然。
1.我的看法是,单方面的爱恋不值得摒弃自尊。2.特吕弗拍得如此古典(光影风格和造型)的一部电影,确实优质。3.阿黛尔如此疯魔的爱恋不只是爱情,人性很可怜,不懂得“对症下药”。4.阿佳妮真的是美呆了!5.维克多雨果的女儿,看书,写作的人,却是这样的形象,特吕弗想要说爱情将人拉到一个矛盾性里吗?6.狗,欲的撕扯。7.不仅仅是通往伟大的道路,在通往爱情的道路上也有成千上万的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