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怪房客 罗曼·波兰斯基
内向的波兰裔青年塔尔科夫斯基(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饰)独自来到巴黎,希望在此租住一间公寓。这间房之前的房客西蒙·肖(Romain Bo
内向的波兰裔青年塔尔科夫斯基(罗曼·波兰斯基 Roman Polanski 饰)独自来到巴黎,希望在此租住一间公寓。这间房之前的房客西蒙·肖(Romain Bouteille 饰)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跳楼自杀。在西蒙于医院中气绝身亡后,塔尔科夫斯基顺利地成为了新的房客。
乔迁之喜并未给他带来太多欢乐,周遭的压抑气氛无时无刻不在侵扰他的神经。这桩古老的公寓中住着许多古板沉闷的人,他们抱怨塔尔科夫斯基制造过多的噪音、联名排挤其他房客……这个可怜的青年虽然小心应对,却渐渐被他们逼向绝境。塔尔科夫斯基开始意识到西蒙·肖自杀的原因,他同时发现,自己也正被这群怪房客引向毁灭的终点……
第2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罗曼·波兰斯基
《怪房客》下载观后评论:
波兰斯基年纪轻轻就掌握了心理惊悚片的精髓,不得不说还是跟他的实际社会体验相关。看到不少评论提到他在法国遭遇过的社会排挤和受迫害妄想。这个片子简直让语言变得苍白,所有的心理层面的恐惧都通过光影展现出来,也难怪导演亲自上阵出演。那些无处不在的镜子,闭塞的房间,旋转倾斜的楼梯,看的时候就好奇到底导演在哪里放的相机,为什么总可以调度出空间的多变?尤其是当男主第一次尝试女性角色的时候,从厕所到走廊,再到屋内,明明狭窄的房间怎么可以无限拉伸,完全展现了心理层面的坠落状态。所有的灯光和阴影都是恰到好处而不是故弄玄虚,那些拉近的人脸的恐惧不需要特别的化妆,就可以让人害怕。从窗外伸出来的手的形象不是第一次看到了,感觉波兰斯基对此很有心得。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3956810653.jpg)
每个邻居都在做自私冷漠的小事,凝聚在房东虚伪严肃的气质下,合力运营着一栋冷漠的圈子楼。没有归属感的善良外来客恐惧谨慎又期待融入,但没人在乎,除了在利用他排挤另外一个租户和窥窃他财产的时候。波兰斯基也像一个幸存的房客,就像一次成长,只有离开那古怪楼宇和氛围回头看,才明白唯唯诺诺的客气换不来友善,只怪太把邻居当人尊重。除了那个楼别处还不至于培养精神病人。与其说被害妄想症,不如说所谓排斥本就是无形之物,是弥漫在空气中的氛围,除非擅长哭丧卖惨,不然长期忍耐后的吐露都会被否定,因为一部分有房客牵头,一部分完全是擅长读空气的人们的不谋而同,谁都习惯了把责任推给弱者。更何况在冷漠自私的人眼里,你的期待和友善分文不值。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0331552793.jpg)
其实也就是一个边缘人物被孤独和情绪支配的死亡之跃,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现主角生活中的怯懦和自我封闭,充满精神分析的暗示隐喻,更如人们经常于生活中的猜疑,都是在自我认知和思想中幻想出来的恐惧和预示,人心鬼怪远比外象可怕,邻居的漠视和孤立,生活的碰壁和无力,耳边的幻听,隔壁的窃视,房门的敲击,跳楼的欢颜,都在将主角推向深渊,可一切是否又真实存在?在居客的眼中主角或许才是那个“怪房客”,电影比《冷血惊魂》以更加独特也是更加平常的视角去探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阴暗面,更是探究人的情绪思维的极端转变,在波兰斯基的手里深入且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惜阿佳妮走了个客场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0332464448.jpg)
曾在影片一開始感嘆主角的穩定情緒,但中途開始逐漸對他的過度小心翼翼感到彆扭,精神的壓抑與崩潰慢慢提速,直到最後他終於以兩次跳窗到樓下的“舞台”上而落幕,但仍未找到“自我”與看清事實。自始至終Tarkowski都是被排外的,不斷地向遇到的人解釋著自己雖非本地人但持法國居住證,也不停地為了融入周圍的人群而默默承受著他們的異樣態度,甚至在自己高價出租的公寓裡想按照自己的意願挪動家具都要盡力不發出任何聲音。不被關愛的孤獨者,踏入異國人與人之間的設防漩渦中,在裡面墮落,無法重生。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0331301650.jpg)
公寓三部曲。波兰斯基本人自导自演,阿佳妮出演。巴黎包围式公寓。衣柜门开的吱吱声,公寓窗户对面厕所里晚上一直站着的人,柜后墙洞里被棉花包着的牙,镜子。人与人的冷漠和疏离,一个外地人在新公寓邻居的猜疑排挤下逐渐精神分裂,异装癖。电影开头摇过公寓的长镜头很棒。电影结尾扫过一个个出来看戏的公寓邻居的镜头很棒,男主公寓窗户仿佛成为“舞台”。在第一次跳楼的男主眼中一群邻居围着将他逼上公寓再次跳楼的场景很戏剧化。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0331437536.jpg)
身份认同,以边缘人视角展现社会。不断被要求安静,被剥夺的发言权,只能像病床上Simone发出痛苦的嘶吼。以异装来表现被异化,女性仍是弱化的符号。有几幕还是挺喜欢:窗外人头皮球。Trelkovsky越往窗边走,房间变得越大,似乎要将他彻底吞噬。厕所里站立着凝视的人,有种教堂神像审视的意味。站在刻满符号的厕所里望见了在房间里窥探的自己。空间扭曲的旋转楼梯。很吊诡。(2)
![怪房客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40227160331826499.jpg)
7.5/10。顺从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对抗,邻里抱团的群体关系对人的迫害。男主站在三个重叠人像的海报前也隐喻了他在社会压迫下形成了三个分裂人格,他本人代表了自我意识,西蒙周代表了被驯化的意识,阿佳妮的角色代表两种人格之间的过渡意识,相当于一个安抚意识。另一种简单理解就是男主对霸占西蒙周的房子产生了愧疚,在长久的愧疚压迫下形成了被迫害妄想症。
不考虑波兰斯基的个人经历和背景的话,就像是一个关于身份认同的危机,就是现在的人也大都有这种焦虑。这个问题就像一颗黑暗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在未知的悬念之下一步步寻求真相直至崩溃。大量的中近景镜头,很稳定的发挥,剧情也不拖沓,氛围压抑,基本所有角色表情都有不带笑容的诡异,除了阿佳妮的形象足够颠覆,能眼前一亮。
可能是因为大卫芬奇的原因,特别讨厌许多给不出科学原因,简简单单的引到精神分析和社会现象的电影,不过波兰斯基成功凭借此片改变了我对此或许刻板的印象,并在我心中一跃成为可以媲美,乃至超越希区柯克的悬疑大师。另外特别有意思的是,从罗斯玛丽的婴儿到第九道门,从唐人街到怪房客,都有那一声标志性的女性的尖叫。
人际关系的疏离与麻木,社会意识形态的扭曲与异化,使得无辜之人亦变得病态与迷失,进而恐慌和绝望。不知波兰斯基在进行这番控诉与辩解时是否清醒,但可见其在那时的无助、痛苦与挣扎,循环往复,无从逃脱。庆幸,电影之外的他,赢得了救赎,没有被同化,没有步入他人的舆论和自身的怯懦所设下的圈套。
我幻想他人在凝视着我,我总是需要通过他人的目光来获得自我认同,但这是个悖论,他者同时剥夺了我成为自身主人的权力。因此我是分裂的,一边认同一边抗拒。“从认同某个理想形象到攻击这个形象(自毁),中间的因素就是社会关系的张力的影响。”Re:拉康《论妄想性精神病(埃梅)及其与人格的关系》
片中的公寓属于巴黎经典的包围式公寓,打开卧室窗户看到的是三面满是窗户的高墙,大门也是厚重巨大的木质门。导演拍摄公寓从来没有让镜头仰视天空,而大门上繁复的花纹更让人觉得这公寓跟监狱一样封闭。尤其是Trelkovsky的房间,唯一的一扇窗户也是对着三面墙,无数窗户,以及诡异的厕所。
《怪房客》的怪异是来自于人的心里,来自于我们对周遭的不确定和不安定性,来自于我们对人的设防和被设防影片的结局,那一声喊叫,就是惊恐和对人性疑问的总爆发。我们因为他人的对应而确定自我的存在,可是因为他人的目光,我们又能保持多少的自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