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爆裂鼓手 达米恩·查泽雷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
19岁少年安德鲁(迈尔斯·特勒 Miles Teller 饰)成长在单亲家庭,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他在学校练习时被魔鬼导师弗莱彻(J·K·西蒙斯 J.K. Simmons 饰)相中,进入正规乐队,同时也开始为追求完美付出代价。安德鲁越是刻苦练习,与外部世界越是隔膜。唯一理解他的是弗莱彻,但后者的暴躁与喜怒无常扭曲了这段师生关系,更让安德鲁耳濡目染,连带自身的性格亦发生变化。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爆裂鼓手》下载观后评论:
要想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想成为一个天才,首先要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没有好,只有更好,一定要偏执,那就是除了你的天赋,就是比别人还多的练习,练习,再练习…成为伟大的人物一定不会太在意别人对你看法,定义,因为伟大的人物一定和常人不同,囿于别人的看法你只是一个在舒适圈的常人,伟人之所以伟大还有一个原因是少,你都和别人一样了怎么能成为伟人…伟大的人物是不会被别人的只言片语打败的,他们只专注于自己的训练,不怕失败,Elon Musk…自己对自己紧,扎紧时间,刻苦训练,但是心态一定松,这样才能融入进去…jazz的殿堂级人物号称大鸟的查理帕克就是在打破别人轻视的,加上常人无法忍受的训练成功的。只有在类似于看似变态实则最能培育出天才的老师的训练下,用各种竞争,各种手段来突破极限,你才能成为最伟大的人物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2755270.jpg)
作为音乐题材的电影,影片的节奏自不必说,音乐与剪辑融为一体,与剧情的起伏相得益彰。影片结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细节上的多处呼应:迟到、约会、乐谱……这样的结构增强了影片的节奏感。至于剧情,在一刷和二刷的时候体会大体一致但略有不同。二刷这部电影看得又燃又上火。没有一刷时的悬念和紧张,更多的是纠结和痛苦。看完之后最大的困惑是不知怎样定义善恶,或者说是非对错的界限在哪里。毫无疑问,Fletcher的出现摧毁了Andrew的单纯与美好,使他变得偏执、冷漠、暴躁、功利。然而,倘若没有这段地狱般的经历,Andrew能达到这样的成就吗?不过反过来说,这样的训练达到的技巧是否以更宝贵的东西作为代价了呢?技巧不等于音乐,但是没有技巧又算不算得上音乐呢?抛开种种困惑,归根结底在一定程度上是羡慕Andrew的。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1783612.jpg)
《爆裂鼓手》究竟算不算是一部励志电影,恐怕因人而异。从电影的故事模式和走向上来判断,一个后备学徒成长为一流爵士乐鼓手,乃是标准的励志电影套路,尤其是结尾之处激情释放的忘情表演,用句俗话来说这叫“燃点”,也是所有励志片的统一收尾方式。这么说来《爆裂鼓手》要朝着“心灵鸡汤”的路子奔了。可偏偏电影的内容比较奇葩,不但跟励志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处处都在反励志,电影从骨子里面冒着一股“负能量”浓烟,这才是让人纠结的地方。 《爆裂鼓手》就是这样一部奇特的电影,以励志片的模式,实际上每一秒都在反心灵鸡汤,但每当梦想破灭的那一刻,却又出现一对洒满希望的翅膀带你飞出泥淖。整个观影过程中心惊肉跳,结尾热血沸腾出一口气。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0170349.jpg)
安德鲁考上了全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沙弗尔,是个一年级的学生,自然是满怀梦想,信心无限的。一个充满激情的少年,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核心鼓手位置。弗莱彻是沙弗尔顶级爵士乐队的导师,他最近在寻找鼓手。若能得到他的肯定,进入工作室乐队,安德鲁那些暗淡沉闷时空里的鼓声,才有狂吼的机会。只有学鼓的人才知道 双倍摇摆多么困难 何况是欧式手法 太恐怖了。才有了安徳鲁后面的努力练习,成功爆发。实话实说这个电影表达的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对人性的描写放在其次了 。不难看出老师对与音乐的热爱 也不难看出男主对与音乐的热爱。天使般的荣耀来自魔鬼式的训练。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骂人的话。骂了没有改对的话,很多指挥名家排练的时候真的是会打人的。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7316071.jpg)
《爆裂鼓手》究竟算不算是一部励志电影,恐怕因人而异。从电影的故事模式和走向上来判断,一个后备学徒成长为一流爵士乐鼓手,乃是标准的励志电影套路,尤其是结尾之处激情释放的忘情表演,用句俗话来说这叫“燃点”,也是所有励志片的统一收尾方式。这么说来《爆裂鼓手》要朝着“心灵鸡汤”的路子奔了。可偏偏电影的内容比较奇葩,不但跟励志一点关系也没有,反而处处都在反励志,电影从骨子里面冒着一股“负能量”浓烟,这才是让人纠结的地方。 《爆裂鼓手》就是这样一部奇特的电影,以励志片的模式,实际上每一秒都在反心灵鸡汤,但每当梦想破灭的那一刻,却又出现一对洒满希望的翅膀带你飞出泥淖。整个观影过程中心惊肉跳,结尾热血沸腾出一口气。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0139060.jpg)
不疯魔不成才?看很多人评论说,不理解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价值观,把音乐当竞技体育,完全没有乐趣,可是,你怎么知道他没有乐趣呢,在被选为核心鼓手之后,他发自内心的快乐是那么显而易见,对自己极限的突破难道不是一种乐趣吗?或许是人的追求不同吧,就像游泳,有些人在水里套着游泳圈蹦哒蹦哒就觉得很开心了,有些人离开游泳圈前往深处挑战自我更为开心,因为他获得的是深层次的快乐。有些人喜欢安逸,有些人喜欢挑战,没有谁对谁错。
![爆裂鼓手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45700511073.jpg)
差点儿给我心脏病看出来,这部的力量真的是前所未有得强,演员台词,故事节奏真的跟鼓点似的,一下下敲在心上,几乎窒息。小鼓手被车撞了,一身血打鼓的样子给我看呆了,这就是,想得到的人,必然痛苦,而之所以能甘愿承受这些痛苦,是因为其中裹挟的那些你戒不掉的快乐。人的一生但凡有一件能让你到这个地步的事情可以为之去奋斗,对于个人来说其实是幸福的。
和大家一样,这一类电影没有办法让大部分人都认同,一定是喜欢和不喜欢人群划分比较严重的电影!我呢正是那一类不同意这一类价值观的人群,我承认我不识货,我理解不了我眼见到啥折磨,音乐学院里怎么折磨天才们,那是他们的自己的事,可是拍成电影了,终归是让作为观众的我不舒服,好的电影减去不舒服的一星,给四星,但是不给大家推荐,因为是自虐的电影!
我一直认为你所热爱的东西,是应该让你享受,感到快乐的,而不是给你带来痛苦和压抑。但就像我的导师曾经说过,人都是被逼出来的,不逼自己不知道会达到什么高度;看完后我又是被激情点燃,又为主角的偏执担忧,有梦想确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是成熟式磨出棱角,还是纵情去燃烧?量力而行吧,有些人生来不甘平凡,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他懂得取舍!
片中鼓手和指挥从始至终是纯粹的互相利用关系。鼓手其实从未得到特殊待遇——他始终是乐队中和其他乐手一样微不足道的一员,随时被指挥予取予求,玩弄于鼓掌之间。在鼓手坦陈指挥对于乐队的虐待,间接导致指挥离职之后,酒吧相遇,看似一番肺腑之言,实际上指挥已暗暗设计陷害,如若没有鼓手最后的破釜沉舟,一个乐手的生涯就要万劫不复。
音乐部分我不懂。。练习的共鸣可能只有小时候背乘法口诀背到哭?,老师骂人的时候我都好想笑,特别是有一幕他在neyman打鼓的时候说了句脏话,觉得严师不可怕可怕的是冷漠的亲人,还好男主有心疼他的爸爸,以及中间我一度觉得不会又是百万美元宝贝的故事吧,前途迷茫妞也没了,最后一段也是nowornevermoment了。
我不想对电影的结局和影片的深意过分解读,结局很简单。学生举报了老师让他失去了名校的执教资格,而老师反过来想要在jvc上坑害学生,让他彻底万劫不复。可以说两个人是仇人也不为过,但是就因为两个人是同一类人。并且学生是老师苦苦追寻的千里马,老师也是可以激发学生潜力的伯乐,这两个人最终还是都妥协了。
难怪弗莱彻的脸一开始看起来就这么讨厌,原来是蜘蛛侠里的黑心老板。别的音乐片谈谈情说说爱顺便治愈下心灵创伤,本片却压抑沉重堪称血腥;这种教导方式从头到尾都不赞同,但情节与节奏着实精彩,如同男主密集的鼓点叫人无暇分心,最后的反击更是漂亮得不行,所有情绪倾泄而出,似洪水似烈焰,宣告自己的胜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