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年过七旬的阿涅斯·瓦尔达带着数码摄像机在法国的城市和乡村“闲逛”的过程中,拍摄了一些关于当今时代法国拾荒者们的影像:流浪汉和生活贫困的人为维持生计拣拾各种生活必需品,艺术家们从废铜烂铁堆里寻找创造艺术作品的原料,喜欢拾荒的人的动机是出于反对浪费的品德。除了拾荒,影片还有一条游离于主线之外的副线,表现了一些表面看来与拾荒毫不相干、其实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比如采访一位兼做心理医生的葡萄园主,与发明电影的先驱者之一马莱的后代谈论电影问题。此外,本片还是一幅影片作者的自画像,瓦尔达不时从镜头后面走到镜头前面,即使当她在镜头后面时也有意地适度表现自己,而且有些镜头是她亲自拍摄的。
这部受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名画《拾穗者》启发而拍摄的纪录片,描绘了法国当今时代的拾荒者形象。在瓦尔达看来,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大致分为三类:“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被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是艺术家,有些人拾荒是因为他们喜欢拾荒。”本片的完整片名是“拾荒者们和女拾荒者”,其中“女拾荒者”是指瓦尔达本人。影片中的所有人都在拾荒,瓦尔达本人也是拾荒,她在拣拾被人遗忘的记忆。本片的艺术成就不仅表现在瓦尔达创作了一部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性数码纪录片,而且表现在影片作者巧妙地把握了“唯我”与“主观”以及电影作者的“自我”与被拍摄的社会现实中的“别人”之间的细微界限。这部影片是用DV拍摄的,然后扩转成35毫米电影胶片发行,曾经在30个月的时间里获得过30个奖。(
《拾穗者》下载观后评论:
10/100。整个画面调度非常法式,文学化的讲述方式很Agnès Varda。从世界闻名的风俗艺术作品《拾穗者》切入,连结起我们平常正眼都不瞧的《捡垃圾》,我们以为艺术是曲高和寡的,可是我们却无视生活中的艺术,都是cueillir,一种谦卑的动作,正正在暗示我们,艺术是谦卑的。而从这么一个特殊的动作,我们看到了la gaspillage derrière la consommation,由此牵扯出环境、过度生产、贫富差距、社会救济等等话题,这更加说明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社会放大镜。回到行为本身,我们总以为捡垃圾的人是失败者,他们很脏、甚至有病,不需要同情,我们厌恶远离。可是在片子里,我们看到了社会活动分子、大学志愿助教、收藏艺术家......流动的身份和标签,扩大化的社会视野,真的让人自觉惭愧。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9903897.jpg)
谦逊的记录者视角 | 拾穗-捡拾,更宽泛的衍生 | 来自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们讲述捡拾经历身后特定的生活底片 | 拾穗和采摘是不同的,前者自下而上,后者自上而下 | 我用废弃的物品创作,这些东西的好处在于它们曾属于某人、它们有生命、仍然非常活力,你只需要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 顽皮的配乐和蒙太奇 | “一只手拍摄”童心满满 | 将自我碎片式地插入被观察的他者里形成了不高高在上不故作聪明不置身事外的充满参与感同时也令人会心一笑的独特影片风格 | 许多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比如偶然发现结合了恭谦和骄傲之姿的拾穗女子的油画,又比如忘记关闭设备偶然拍下舞动的镜头盖 | 年轻人、法官和超市经理各执一辞-并置的叙述方式 | 游戏的终点是艺术的起点 | “看不到时间的流逝”利用一件物品作为结尾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7152586.jpg)
这真的是一部很棒的纪录片!法国人是真的会拍会思考,从来没想过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和视角来拍摄,好的电影??会让人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背后的导演,她的经历,安利下了瓦尔达更多的纪录片??用很细腻的手法拍摄各种拾荒者,并剖析其拾荒的各种理由:有的人为了生存,有的人为了艺术创作,有的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片子看起来零碎,但主脉络很清晰,喜欢她拍心形??的土豆??,喜欢她拍自己手上的皱纹,喜欢她拍用手捕捉川流不息的车辆。感触最深的还是最后一个拾荒者,有工作有硕士学历,有社保,但是他依旧选择拾荒,与此同时,他还会去教那些不识字的人学习。或许在表面看来,拾荒者都是没法自己养活自己的人,但其实背后各有不同,让我更加意识到或许生活中许多看起来“浅显易懂”的事情,实际蕴含着很多哲理??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878763.jpg)
算是早期vlog哎 瓦尔达奶奶带着便携摄像机走走拍拍 以米勒的拾穗者为起点,关注了现代社会中的拾穗者,第一次知道法律对捡拾行为也是有定义的。人们会捡拾机器没有办法收割的土豆,远离养殖场的牡蛎,但葡萄园庄主一般不允许采摘,因为会破坏市场。感觉食物也被贴上了标签,规整、大小合适的土豆是人们想要采摘的,心形的土豆是人们不想要的,过期了的食物一定不能吃就该被丢掉吗,有没有可能是资本家人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食品可食用期限,一定正确吗,就如同在毫无节制的消费里提及的合理报废理念,由于现代社会我们不可能了解每个领域的底层逻辑,非常容易被裹挟,但确实无法避免,还是躺平吧 瓦尔达好喜欢小猫,奶奶亲唱的rap也好好玩,原来这就是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样子呀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7447468.jpg)
瓦尔达实在太可爱了,她抛弃过往那种被熟识的记录者隐藏式的,竭力避免干涉的纪录片手法。她把自己放进去,但又因为她的包容真诚,而消解记录这个动作本身的冒犯与猎奇感,她对每一类人群都保有尊重,并未有任何角度上的道德谴责(比如对衣食无忧的拾穗者与那些不愿意分享剩余品“小气”的庄园主)有很多非常非常主观自我的镜头展现,在房中对着天花板的那段自言自语,很有一种法国电影的感觉。剪辑的跳切也有一种无厘头的轻盈感,非常随性的由温饱-餐食-享受-艺术勾连起来一整个拾穗这个行动。将近两分钟的镜头盖晃动是我在纪录片里看到最浪漫的镜头之一。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7465856.jpg)
一百年前,米勒拿着画笔,记录人们捡拾麦穗的劳动场景,画作《拾穗者》摆进了博物馆,一百年后,瓦尔达拿着摄像机,从博物馆返回大地。她走进拾荒者,把可能的俯视拍成了平视。一路行走,她找到为食物的、为艺术的、为信念的,自己也加入进来捡拾影像和记忆。她给拾荒人找到了骄傲起身的另一幅画像,以废物利用批评了消费主义的浪费行为。她还不时挥洒童心童趣,心形土豆,说唱rap,甚至镜头盖起舞都能自成一段。作为一个摄影出身的艺术家,这次她抄起的是dv,器材已经不重要了,瓦尔达已经到了以气为剑的境界。
![拾穗者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230115024707312657.jpg)
印象最深的是瓦尔达对用废墟建了房间的人说:你不虚无,因为这是满的。不仅是纪录片还是更深的有关社会的议题,是DV和在与人交流一般随性的叙述句,用右手拿起相机拍自己的左手。女性导演,好像无一例外对自己的身体拥有者一种敏锐的感受,那种感受被投放到电影里时是一种脆弱下倔强的坚强。而瓦尔达的坚强是连接了整个社会并愿意用最平等的视线平视他们的力量,让人觉得,他们活着,并且以他们的方式充足的活着,斗争的活着。
为生存而拾者,为采摘的乐趣而拾者,为艺术而拾者,为反浪费而拾者,为改造使用而拾者,为在贫民窟做公益而拾者,堪称法国拾荒者的众生相,给人以一个印象。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地表现出对于她新拍摄机的惊喜,对于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场景的捕捉,像是抓火车、没有指针的钟、飞舞的镜头盖、漂亮的蔬菜,体会到对生活的热爱。然而,比起这些诗一样的镜头,我的心还是更多地放在了现实那方面···人老了,爱现实更甚于诗意了
原来片中出现的几首Rap是瓦尔达自己唱的,又酷又可爱,拍摄边缘人群的尺度其实很难掌控,一不小心就会掉入猎奇和贩卖苦难的怪圈,但瓦尔达的魅力正在于此,她感兴趣的是每个个体的生活哲学,她拍自己梳稀疏的头发的样子,拍自己布满褶皱的手,把自己的生命与一望无际的路连接起来,用镜头拾起不被看见和被遗忘的角落,在瓦尔达的镜头里,自然、历史、土地、人、物品都活了起来。
真挚的情感、心灵比任何的技巧都要动人。非常喜欢瓦尔达在路上用手去抓每一个过往车辆片段,以及在葡萄园舞蹈,镜头盖在画面中晃来晃去,还有瓦尔达一路的说话。非常喜欢。关于拾穗者,突然想起我见过许多的白墙上用黑色或红色的墙上写着:已打农药,偷者自负。在这里,拾穗者是一位拾穗者,是因为没有食物可吃,又或者是因为价值观与信仰,这个社会过度的消费,环保,素食等等。
法国太幸运了:有「拾穗者」这样的词汇代替拾荒者;更有瓦尔达这样不醉心于缔造自我影像空间的新浪潮导演。镜头一时对准底层,一时对准自己,温柔得像世界的祖母。可悲的是我每次看瓦尔达的电影,都会想到她完美的《南特的雅克·德米》和不完美的雅克·德米,这是不是瓦尔达对于不完美形态爱情的实呢?以及电影让我想起梅拉尼的《明天》,十五年后地球关于可持续的发展如是。
这就是艺术家、纪录片要做的事吧,把那些不为人知或常见但不为人注意关心的事带到大众面前。由此我们知道捡拾的人不止贫穷的人、回收贩子,还有废物利用的艺术家和反对浪费的环保主义者等等,工业化商品化背后的浪费由这些人完成兜底的守护(也是第一次知道还有法律规定准许)。同时特别喜欢的是平等多样的视角和嘻哈表达;很多片段让我感受到配乐对影像的表达真的很重要啊
从一堆土豆中挑出的心形土豆,没有指针所以看不到时间流逝的钟,忘记关镜头于是有了跳舞的镜头盖,长满皱纹的苍老的手捉住高速上的卡车,无比可爱无比浪漫。瓦尔达的镜头对向边缘,理想主义者不卑不亢,不仅透着悲悯还带着灵动,她一定很爱那片土地。好喜欢她的出镜旁白和rap,看到最后那位在街头捡东西吃的生物硕士,忍不住抱紧了床上的柯基,世界好大,有千万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