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理智与情感 李安
老庄园主去世后,可怜的母女四人被长子逐出了庄园。靠着亲戚的帮助,她们在一处小小的农舍安顿下来。势力眼的长嫂未曾想到的是,她的弟弟爱德华(休格兰特)爱上了三姐妹中
老庄园主去世后,可怜的母女四人被长子逐出了庄园。靠着亲戚的帮助,她们在一处小小的农舍安顿下来。势力眼的长嫂未曾想到的是,她的弟弟爱德华(休格兰特)爱上了三姐妹中的大姐埃莉诺(艾玛汤普森)。理智的埃莉诺尽管也倾心于爱德华,却顾及两人地位的悬殊而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与此同时,妹妹玛丽安娜(凯特温丝莱特)和英俊的军官威罗比(格雷怀斯)陷入热恋。情感外露的玛丽安娜热情奔放的释放着自己对威罗比的爱慕,甚至不顾及伤害追求者布兰登(阿伦瑞克曼)上校的感情。未曾想,威罗比为人不正,根本没有把玛丽安娜的感情真正放在心上。两个姐妹的感情相继陷入了危机。
性格迥异的两姐妹谁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如愿以偿呢?母女四人又该如何走出生活的困境呢? 《理智与情感》下载观后评论: 耽误了很久才看了这个电影,原著摆在家里搁置了好几年没有看。剧情就是很简奥斯汀的风格,穷女孩爱上了一个男的,家里不同意,私奔生子名誉地位。中间必要有一个风流浪子,爱人衷心不变。Allen的脸让我有点跳戏,总是想到斯内普教授去。布景设定的英国乡下,草地树林恬静又秀丽,我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在伦敦社交季那段也很好,热闹人头攒动的舞厅和交集圈里的乡下不速之客,那位五万英镑的盖小姐一转头,就是higherclass的样子。相必是给二姐打击蛮大的,两个失魂落魄的姑娘,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很喜欢这种破镜重圆的cliche,真香。要是最后不结婚,很难收场。但读者观众想必都很清楚,这样没有嫁妆的女儿很难嫁好吧。感觉理智与情感更现实一些,相比于傲慢与偏见,大姐嫁给了个牧师,二姐嫁给了一个老上校。
李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是因为民族自尊心才让他坚持下来导完了整部电影。平心而论,作为奥斯汀系列电影中的一部,除了现在看起来炫目至极的卡斯之外,值得称道的地方并不算太多,中规中矩的水平中上之作,但也不算让人失望,非常有李安的个人风格——不温不火,点到即止。李安也说是这部电影的双女主设定,启发了他后来《卧虎藏龙》女性电影的架构,这倒让我对《理智与情感》有了新的认识。艾玛汤普森的美,不知道为什么曲折婉转,非常东方且古典,一路隐忍到最后的爆发,情绪铺垫合理而感人,是这些年来看过的最好的表演之一。凯特那个时候毕竟青春年少,表演上略显青涩,不过倒很符合她所扮演的角色。她的光芒,闪现在《革命之路》和《朗读者》中,不过,那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好的演员,就是可以将生活咀嚼为养料。
同一套社交法则下,傲慢与偏见是不会缺席的情爱元素,何况在Jane Austen笔下。兜兜转转找到对的人之前,每一寸伤心与巴望都是裙摆上的勋章,赤裸裸,又带一点羞答答,遮遮掩掩进进退退欢欢喜喜呜呜咽咽,成就多少小情小调的英伦故事?实在百看不厌。静等最后一瞬花开天晴,再美妙不过。李安的电影里,情感暗涌更见余味,Elinor的哭,Brandon的笑,Willoughby的回眸,都是。Elinor与Marianne姐妹还挺像刻板划分下的东西方代表,而内里自然而然的羁绊,太呼应导演本人了。四星半。
其实内心原以为是一部文艺片的,没想李导走的是生活片路线。 随着一步步的走向社会慢慢成长,发现世界上大多数的爱情,并不如自己心中原以为原憧憬的那样自由、愉悦。人总是庸俗而又现实的,也即是影题中的另一个意味的理智。玛丽安娜最后真的是爱上了布兰登才与之结婚的吗?我看不。我发觉自己对分析这些方面的博弈十分厌恶了,穷富爸爸里说的,交易远比合作简单。与人交往是最为复杂的,而我,只是想与简单点的交往。人生苦短,相比绝对的利己精致,我更爱潇洒快意一生,把酒与同行人。
1.好向往那种英伦草原上的小别墅生活2.凯特女神年轻时太美了3.詹宁斯太太好可爱4.露西比原著还要小人,真的活灵活现,她跟芬妮的那段戏简直堪比滑稽剧5.上校的老男人魅力啊啊啊啊啊我太可了!尤其是深情地看玛丽安弹琴唱歌那段我枯了555556.“你不能亲近大自然,我就把大自然给你带来了”“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加的这段让我更希望威洛比不是渣男,终究风流与品质不能两全,叹叹7.最后爱德华向埃莉诺求婚,埃莉诺喜极而泣那段真的好感动,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安nice,好顺畅的剧情,最后十分钟的编排、剪辑、配乐和演员演技配合太棒。艾玛哭泣初觉得有点唐突,很快get到点共情跟着哭出来,演技惊人!!!休叔表白也让人动容. 看着他的下垂眼蓝眼睛感觉好温柔。艾伦最后婚礼时开心的样子我终于有点难过了,读书的样子比休叔性感百倍。凯特天真可爱的模样也刻画得不错PS. 休叔被厚重衣服缠紧,身体都板着看不见脖子的样子有点搞笑?Throw the Coins—Patrick Doyle
我发现这里面至少有三个是演过哈利波特的,大姐竟然演了预言家教授。。。而且还演了傲慢与偏见,我是说怎么这么眼熟,天啊,真的是演技绝佳啊,而且自己还是编剧,佩服这位啊!!景色很好,英音很好听,音乐也很动人,还是经典名著改编,最后,为了AR和他出演的这个角色当然更要打满分了!这种忠厚稳重深情的男人真的是爱了!(不过现实中并不怎么喜欢大叔。。多数大叔也真的不可信,大家看电影是看电影,现实是现实,真的得分开。)
没看完……后面有时间再倒回来看吧。大概对电影里不对等的爱感到愤怒和疲乏。不想再看到“女人为爱情痛苦”的玛丽苏剧情了。女性对爱是倾其一起投入的,似乎除了家庭和爱人就没别的事业和追求可以消遣人生。而男性就是相对轻松和享乐的,他们有更高的追求更宽广的人生,爱情和家庭不过是成功人生的点缀。这个世界很奇怪,似乎女性被教育的生来就是爱被掌控和臣服一般。她臣服的是自己的内心,对真挚的爱的追求,不是臣服于男性。
8.5分李安的第四部长篇电影就敢挑战英国名著,实在是太意想不到,以中西结合的方式来诠释爱的隐忍和克制。大女儿大家闺秀,体谅他人,直至最后才收获爱情,艾玛汤普森演的真好,完全不像36岁的妇女,最后一场哭戏更是剥离了之前的舞台赶。二女儿热情似火、大胆追爱,不是谁都有布兰登在终点守候的幸运,当时的肥温十分有灵气。三女儿活泼可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李安的家庭戏是一把好手,但能玩转中西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7.4】没想到《理智与情感》居然是李安拍的,延续了90年代简·奥斯汀系电影四平八稳感觉,这种镜头不知道是不是在阐述所谓的“爱的静谧”。艾玛·汤普森把里面的“理智”演绎得很通透,这种睿智和平和直接延续到了她在戏外的气质。最喜欢的是凯特·温斯莱特跑向找意中人,在雨中喃喃自语的那段:“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
最喜欢两段情节,一段是Elino知道Edward没有结婚时,一直压抑的感情爆发出来;一段是Elino听了Brandon的解释后安慰Marianne,如果不是出了事情他(Willoughby)其实是真心想向你求婚的。没看过原著,其实理智与情感与其说说先天,不如说只是被生活驯化的程度。在能凭直觉生活的天然阶段不妨纵情驰骋,如果已看透世情能求得内心平静就好。其他的真的就顺其自然吧。
虽然很感动,结局美满。但是大姐的理智太含蓄太隐忍,在得知爱德华有5年婚约且坚持娶对方时连哭都没有,太憋屈,就结尾才爆发,看的我脑壳痛,整个过程希望是有误会的婚约,结果却是因为露西的失约才去娶大姐(虽然说坚守婚约不伤害大家感情是对的,但这个理由我不喜欢)反而我比较喜欢玛丽安身上有的点,勇敢又不失决绝,我更祝福玛丽安。理智和情感的话题表达很强,镜头很细腻,但情节我并没有很喜欢。
我很肤浅,所以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凯特•温斯莱特,青春、美貌、富于感染力的激情。艾玛•汤普森作为编剧确实很厉害,演技也很好,我有被她的表演打动的地方,但是有几个镜头姐妹俩站在一起,实在很像母女,导致很出戏。休•格兰特对于爱德华来说是不是有点儿太帅了?最出戏的是布兰登上校,斯内普教授印象太深刻了?虽然都在吐槽,但这部电影温雅蕴藉,调和了克制的讽刺与精致的活泼,值得细细欣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