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子居住的再婚妇女夏洛特,与三个男人住在一起,但她又与地方剧团成员保持着性关系,最终她怀孕了,只是谁也不能断定这孩子的父亲是谁……
《已婚女人/恋爱时间》下载观后评论: 喜欢长段的连续的对话和自述,都是hard question构图上学到很多形式,对拍soft porn很有帮助嘿嘿探讨的主题除了性和爱之外,还有当下这个概念。因为它是和冲动和愉悦相联系的吗?女主的设定很有意思,那些笼头发别刘海的小动作都是塑造人物性格的方式,非常自然。我觉得她的状况和最后她情人的回答是统一的,她一直在演戏,她根本不曾感觉到生活,她没有当下,所以她不快乐。而她又试图在性的愉悦感中找寻快乐。“我爱你,可能不是你想的那种,但我是真诚的。”对于她来说,爱情是独立的,不依托于他人存在的。他人对她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她不会为他人的情绪所打动。看似直白的电影语言,杂志和报纸都是胸罩广告,其实戈达尔借了当时女性这个热载体讨论了他困惑的事?我不知道,可能吧。
电影贯穿着男人对女人身体部位的游走,女人穿内衣丝袜等进行特写。男女二人动作亲昵却冷漠的说着情话。依旧是借助收音机报纸绘画雕塑等媒体进行叙事,女主直面镜头和观众对话。影片男女主不同心境的轻声旁白破碎的词语“痛苦的满足感、接吻吧、爱我、幻灭、软弱、真实、总是悲剧、无边的寂寞、忘掉过去、期待解放”奠定了电影底色基调。讨论生活与幸福、知性、戏剧与生活话题。最喜欢少年期孩子面对镜头说的那段安排表和黑胶放着女人的笑声男女二人在房间追逐那段。影片中堆积大量的特写镜头。两个人面部嘴巴眼镜特写镜头厉害!最后双手出画对应开头双手入画“结束了,永别了”。回味无穷……依旧是几幕式的影片结构大篇幅的对话,主观感受是看过戈达尔的影片中比较乏味的一部。还是不习惯女主不是我安娜啊。
没想到JLG也有拍婚内出轨的一天,这部的质感初看仿佛出自楚浮之手……(手部特写还真的是从柔肤那里来的呕)但其实这部片子里让我觉得最不JLG的地方在于这部电影竟然如此的sensual,戈达尔即使拍妓女主题,拍芭铎的裸体都没有给我这种感觉过,因为他总在用一些吵闹的外在形式去消解这样的感觉。除此之外这部里还是涉及到了JLG式的哲学讨论:强调理性的重要(against Sartre?),amour/plaisir,life/acting,以及这一部里也有涉及到机器的讨论,很像阿尔法城(负片手法在这里第一次用)。
回应豆友brennteiskalt:我认为戈达尔的拍片逻辑早已超然于“解决问题”的思维,“探讨爱情”这样带有英美分析哲学色彩的短语并不适合用来评论戈达尔和他的电影。甚至电影的媒介自反也并不是他的“目的”。某种程度上,戈达尔的电影是一个半成品,是一个有意被做成的半成品,形式被尽可能地提纯,而形式之外的东西也尽可能地被削减,出来的电影就先天性的带有匮乏。而这种“匮乏”驱使着电影与观看者共同地且自发地进行填补,在这个过程中,电影是自由的,是流动的,电影的意义也是在这时体现,而不是如论文般在结尾“给出结论”。
拜托,导演不需要表达什么女性的自觉意识,也不需要对什么得出结论,事实上一个作者时常会害怕自己的思维忽然到达某个“结论”,于是不断后退。而戈达尔的方式是一条不断向前进取的路,但它一点也不接近“结论”,只会走向“更丰富”。戈达尔当然不了解女人,没有人需要了解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我想做爱和抚摸就是很好的证明爱情的方式。|法语j’ai peur的读音有一种灰白的脆弱感,英文的I’m scared就有些曲折, 情绪太重让美妙的脆弱都消散了。|看来拿《夜与雾》作为偷情电影真是有古老的传统。
四星半,戈达尔夫子自道之作. 在他最好的作品中,电影手法的突破和文化批判或哲学思考总是一回事.无论是否有心为之,本片对恋人独处时痴痴騃騃的对白或百无聊赖的纠缠之态都描摹得极其传神;欢愉过后的人总是陷于心不在焉的梦呓状态,从在场滑向缺席,由于彼此离得很近,目之所及自然只能看到局部的身体,这实际上是容易领会的.全片最有趣的一处是夫妻二人在室内追逐时响起了贝多芬《第十弦乐四重奏》第三乐章的赋格段,而该段音乐的构造以及fugue一词的拉丁原型fugare本意恰恰就是"追逐".
将空间打碎,将身体分为好几个部分,大特写占了本片的百分之60。女性的身体局部通过一个个镜头不断拼贴,给了观众更多的欲望,这种欲望比脱光出镜更让人心痒。希区柯克的海报,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夜与雾》,处处体现了元电影的理论视野。一处旋转镜头充分体现了戈达尔“玩电影”的态度,打破常规拍摄角度,180度旋转镜头,并在90度的时候固定拍摄,旋转镜头不仅体现了女主夏洛特繁杂的内心活动,同样给了影片不一样的形式风格。另一处用负片结构电影,配上女主的独白,这正如表面与内心的冲突。
我们可以给狗达加上各种神圣的光环,但他实在算不上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作者。他在[已婚女人]里摆出一副想要探讨什么是爱情的架势,但最终表达出的依然是对女性理解无能。爱情在电影里被当成了幌子,用于承载他对电影媒介本身的反思。因此我们在电影里看不到爱情的全貌,只能看到缠绵中肢体的局部特写:爱情的符号学完全失效了,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模糊。代表当下的女人如何和分别象征过去和戏剧的男人们创造出未来的新电影,戈达尔没有任何结论。当然了:这个女人只是他神秘化之后的空壳。
[2020年5月戈达尔√] 真是看戈达尔看得最舒服的一部。太美妙了,一切都恰到好处(竟然没从威尼斯混到个奖!)。美妙的大特写,小标题,分章节,旁白,字幕,引用等等都很有作者特点。戈达尔的文本信息过载应该就是从这一部开始的(用负片是不是从这一部开始的?)。感觉勒鲁什的[男欢女爱]里酒店大堂那个长镜头应该是参考了奥利机场那段从电影院门口到酒店的若即若离的飘忽走位……影片意外地还涉及到了奥斯维辛(片中提及三次,包括一次对[夜与雾]的引用)。
威尼斯电影节“订件”,从前期到制作完成只花费一个月的低成本电影。展现60年代新消费社会中,女性的欲望与思索。24 fév 2020, à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戈达尔回顾展# 摄影机对女性身体部位的展现与《蔑视》的裸露镜头保持着内在的互文性,一种忠于身体的恋物倾向。展现女性对男性的不断背叛,即是“厌女”的另一重表达,却也显示女性对身体主权的占据与把握,多了一丝敬重的意味。
戈达尔对女人更充满善意,法国人在婚恋问题上,是世界上最潇洒的吧?法语中有“出轨”、”小三“、”二奶“这些词汇吗?使用率是不是很低。婚姻不是女人的经济来源,不会被一棵树上吊死,出轨、离婚、非婚生子都不是问题的时候,其实男人过的也要好。但这类男女关系的探索解释方面,我喜欢的导演是侯麦,然后是戈达尔,再然后是伍迪艾伦。当然我把他们三个归类为:以思辨和大量台词构建电影的知识分子导演这一类的。
【B】戈达尔20部已补完,这部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吧,有点像《随心所欲》,特写镜头是真的不错,《阿尔法城》里面的底片片段也有。我居然从中看出了伯格曼的感觉...感觉他也能拍出来,只不过他可能更偏重电影的故事性。其实有些地方也蛮有意思的,额...可能会重看吧,其实以戈达尔的技术来拍好电影真的很简单,要是这个摄影被放在一个故事性强的片里,估计我会爱得不得了。
论女性在消费主义社会中的意义。显示女性身体是否是把女性变成male gaze 的对象?而会客厅三组独白特写又把女性放在和男性同等的位置,这是否是一对矛盾?已婚女人可以在厨房自由讨论性爱细节,可以与别的男人谈情说爱而不受道德评判。快感和爱是同一种东西吗?爱对你来说是什么东西?如何界定表演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