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各自逃生 让-吕克·戈达尔
这部影片围绕三个分别处在各自生命转折点的人物。群星荟萃的演员阵容,包括伊莎贝拉·于佩尔扮演的农村姑娘来到城市沦落为妓女;纳塔莉·贝依扮演一个决心放弃掉城市工作去
这部影片围绕三个分别处在各自生命转折点的人物。群星荟萃的演员阵容,包括伊莎贝拉·于佩尔扮演的农村姑娘来到城市沦落为妓女;纳塔莉·贝依扮演一个决心放弃掉城市工作去乡下享受田园生活的职业妇女;而雅克·迪特隆则扮演一位电视节目的导演,刚和老婆离婚,处于事业低潮。
影片惊人地运用了慢镜头摄影,看上去相当优美,也正是本片使得离开商业电影拍摄有好几年的戈达尔重回影圈,受到相当热烈的反映,再次巩固了导演在拍摄创新电影的最前线地位。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让-吕克·戈达尔
《各自逃生》下载观后评论:
解锁了戈达尔在荧幕上对自己形象的定义。大导们的自我形象认知都无一例外地高大帅气呢。两个主要女性角色都在凝视着向往着远方,城里人向往乡下生活,而乡里姑娘却渴望融入大城市(可惜融入城市是有代价的——年轻的肉体)。影片里那出办公室里的肉体买卖,荒谬又合理,因为内核是空洞的,那么承载的躯体追求什么样的行为似乎都没有什么出人意料。于佩尔和贝伊都好美。3.5/5
这部不如《男性,女性》中戈达尔展现出对自己视角狭窄的洞察,而是从头到尾自满于世界处处都是束缚的概括性思考。法国人热爱思想生命,但也自满于注定悲观的结果,并以此终结,对于改变世界和做出行动这部分则总是疲软无力,他们只能以犯罪、死亡、在资产阶级的建筑里一边享受一边恶作剧来处理这份青春的无所适从。而在这一部,生命已然烂熟倾颓,也堕落到底,连思考也是拖累。
2024年第10部。
大师就是大师,我真看不懂,但惊讶于豆瓣上满屏的五星四星好评。
我感觉电影是关于城市(西方社会)中背叛,抉择的故事。
电影中大量过于炫技的慢镜头和暂停,一顿让我觉得我碟卡了。很多时候对不上的旁白,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还有很多场景完全不明所以。
不过里面三个主要女性和2个女孩都好美啊。
1.30
想不到王家卫的抽帧也来自戈达尔,不断出现,甚至帧速比王家卫更慢,在乡村骑车的镜头与《重庆森林》金城武在香港夜晚街头霓虹灯中奔跑的镜头一样美。情色段落还要玩声画抽离游戏,戈达尔也是醉了。看戈达尔的电影,总有一种感觉,这个家伙一边拍电影,一边思考,一边试验。
其实讲了个蛮简单的故事,但疙瘩通过间歇式印片慢动作效果和声音上的trick再次打破观众的观影习性。可以注意到男主角也叫戈达尔,而且无法与女人处好关系,是否暗示戈达尔在努力弥补他早先影片中恶名昭著的性别歧视?
跳接早就有心理预期,但是一到慢镜头就闭眼,头真的很晕。戈达尔这种从头f到尾的电影让人想到现在一些人看电影角度越来越狭隘,道德越来越保守,这片子要是搁今天上映岂不是也要被批斗成『女性剥削电影』
"图像出来了,下面是声音"。我们所看见的,转变了速率,接下来便是音乐,成就了戈达尔创造的世界中,快与慢的矛盾,傲慢与浪漫的矛盾,生活与生存的矛盾,抵达节点,开始各自逃生
间断的音乐和画面,间离阻止煽情,给观众留下一点空间听听论文。不让人太过舒服地看电影,遇到非常规的内容脑子才会更多转动。每时每刻逃离常规,支离破碎,但最终情感还在,美还在
于法国电影资料馆mk2 50年回顾展开幕片,无字幕,戈达尔看的很少脑补也很无力,不明觉厉就好了,因为剪辑声画只有大师才能这么干(开头的mk2 50回顾小短片好美!
在抽帧和定格之间。我不理解戈达尔在不知所云些什么,但我完全没有兴趣去搞明白。最后一部分很恶心,有些部分直接跳过了,极少数我没有完整看完的电影。
如果是小说的话或许可以成为文学经典(不过这样最好取消三个章节的划分,把它们衔接在一起),不过最为电影仍比较一般。卖淫场景有些过分冗长。
大脑思维的断章与躯体姿势的展示,在升格与停滞的声画对位与影像的间隙中变奏新的电影可能性。《时间-影像》中引用频次最多的作品之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