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普里西拉·普里斯莱和桑德拉·哈蒙于1985年出版的回忆录《猫王与我》。讲述了普瑞希拉的生平,以及她与丈夫猫王的感情关系。
第8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索菲亚·科波拉
第81届金球奖电影类 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提名)卡莉·史派妮
第33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主角演出(提名)卡莉·史派妮
《普瑞希拉》下载观后评论:
裙摆的褶皱,柔软地毯上轻触时的鲜艳甲油,电影开场Coppola就宣告我们进入了Priscilla的私人记忆(同伴观影后立马cite Laura Marks的“haptic visuality”),而关于her side of story总是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一个典型grooming affair因为主人公的某种特殊,让故事内外的人都更倾向于复杂化其中的"love" and toxicity, 但更应该由作者性把握的“更近一步”却在温吞中消失了。本片中影像美学和艺术设计(例如裙子与人物心理/关系的correlation)都是Coppola在过往展现过的,那她又是怎么审视这个破灭童话爱情之于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的关系呢?观众很难找到答案。而尽管Cailee Spaeny细腻的推进让角色立住了,可关于Priscila心境变化的缺失,以及Jacob Elordi毁灭性的蹩脚模仿与毫无章法的表演,也最终让两人之间的世纪爱情(拉扯)变成装点的闹剧。
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托马斯·曼。你想成为谁?猫王——虽然「岛国」小剧场里有巨大的高潮迭起,但日本小说家/剧作家/导演/演员/社会活动家「三岛由纪夫」仍然活在美国人主导的剧本里:扮演一个「明星偶像/意见领袖/人形傀儡」角色。美国演员「猫王」又何尝不是呢?这位早逝的演员被女性导演索菲亚塑造成了一个对年轻女性(未成年少女)具有致命性吸引力,极富个人魅力的「贾宝玉/花花公子/纨绔子弟/Z男」形象,而《普瑞希拉》作为(政治)联姻的关键人物,则在「巨大的草台班子」里面扮演携带巨额政治资产和巨大心理创伤的富家小姐「林黛玉/名门闺秀/狂热粉丝/Z女」角色。显然,这个不被「父母」理解,被「平民」误解,被「编导」利用,被「戏子」戏弄的悲剧女主角是18世纪政治游戏的棋子《绝代艳后》在20世纪、甚至21世纪的变体。
7.5分 科波拉一直是捕捉即时情感的大师,但是她笔下的情感脉络是缺乏逻辑的。美则美矣,细想是完全流俗,且动机凌乱。雅各布和史派尼的身高差,还有史派尼穿上各种连衣裙的幼态…真的很不协调。感觉本片里Elvis曾经被一群tough guy轮过,不然他的精神状态又只能用无聊的原生家庭来解释了。次要角色实在过于符号化。只唯独普瑞希拉,围绕着她的描写是出色的。最值得夸耀的是镜头感,娴熟细腻的蒙太奇,能让你短暂陷入普瑞希拉迷蒙着泡泡与毒药的感情世界。很出乎意料地喜欢女主角的表演,观后看到她的年龄已经25了,更加难以置信… 非常细腻,精准而内敛的演绎,比隔壁花月杀手女主更好,威尼斯影后实至名归。选歌不是一般的赞!! 整体超过预期。
我还是很喜欢索菲亚科波拉,但是这部电影真的不行。最后那个离开不痛不痒,我不由得发出啊这就没了吗的疑惑。一整部看下来,普瑞希拉像个影子,猫王太突出了,所以标题都取错了,应该直接叫猫王的妻子,何来普瑞希拉呢?当代的女性观众已经不好糊弄了,所以这种哪怕是娇妻童养媳的故事情节都只让普瑞希拉剩下个模糊不清的影子当背景是绝不可能让观众满意的。最后,因为影片太无聊中途看了一点电影的花边新闻,如果那些是真的的话,等到女儿离世后攒个局拍部电影臭骂她不要脸的不配做丈夫的亲爹,普瑞希拉也挺女王的,有格局,在这一点上是个好母亲,毕竟让他们的小孩见证众人评判她那花天酒地的精神和暴力虐待母亲的父亲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普瑞希拉只是一个被锁在牢笼里的普通女人,而这把锁更是罩上了一道虚伪的甜蜜光环,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着这抹星光不知所谓地前行。但背后的真相是终究会被揭露出来的,于是她才终于在一次次的毒打后幡然醒悟,终于离开了这所困住了她多年而她必须要离开的孤岛。我们当然不能说写出这样的故事就意味着索菲亚·科波拉重回了她20年前《迷失东京》的辉煌,但它还是清晰向我们表明了她作为一位女性导演清晰而准确的情节切入:所有柔和华丽的装扮都是假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愤怒与冷漠才是温暖背后的事实。她终于下定了分手的决心,成为了她自己,不需要传统类型片中哭天抢地的大彻大悟,只需要本片里那轻轻淡淡的自然出走。
极端线性叙事配上松散稀碎的情节,俨然彻底失焦的流水账。本片姑且可以看作巴兹·鲁赫曼那部《猫王》的姐妹篇,由女方视角补全了前者一笔带过的部分,讲述一个年轻少女被圈养在镀金囚笼里的故事,呈现一段如身高差距般权力不对等关系的起起落落,揭开一则普通大众眼中浪漫爱情童话不为人知的晦暗面,从和万人迷偶像的婚姻中失去自我沦为花瓶摆设到结尾大梦方醒宣示反抗毅然出走,索菲亚·科波拉想拍女性的自我解放与成长,可作为影片的中心人物,我们从未走进普瑞希拉的内心,自始至终留给观众的仍是“猫王妻子”这样一个空洞单薄的标签化形象。服道妆造依然华丽精致,科波拉镜头下的女主很美,只是这个威尼斯影后颁得有待商榷。
索菲亚虽然拍了很多片,也不乏佳作,但一看就从未进过电影人必经的项目开发绞肉机,没有在一百个人对人物动机的质问下、一千人对她一句话故事梗概的质疑中穿墙而过的体验。这些电影就像未经考验的信仰或爱情,透着学生作业式的青涩气,商标就是一个半裸少女百无聊赖地躺在床上等着一个令人失望的男人,半裸,少女,躺着,失望,诗情画意有了,但“百无聊赖”四个字,实在对不起劳师动众如此。反正如果是我搞这么个项目,没有半个投资人会听我把提案讲完,当然也不会有猫王的媳妇点我拍她的回忆录。我知道做电影大家都不易,但她真的不算大家,经过绞肉机才算大家。大家都跪着还拍不上片,她躺着就被供起来了。这就是区别。
脸谱化的表达,俊男美女超长mv,影后多多少少德不配位,因为剧本对普莉希拉的内心动态的处理真的非常肤浅(因为电影是原型本人在把控,确实她迷离的少女梦境充斥着“你的回忆还爱他”)。离乡孤独少女爱上大明星和他背后五光十色的美国娱乐世界,在少女的爱情梦里失去自我又劳燕分飞找回自我,但科波拉只能用流水账的叙述和符号的堆砌,比如褐发-黑发-褐发、彩色娃娃连衣裙-素色裤装、素颜少女-粗黑眼线-朴素妇人等等,来呈现那句由女主喊口号一样喊出的you are losing me to a life of my own,实在可惜。给到四星是因为姐的电影镜头确实非常赏心悦目。
外国观影的第一部电影,没想到是科波拉的片。这是一部不太传统的传记片,传主大部分时候都在围绕配角转,从一个牢笼到了另一个华美精致的更大的牢笼,当然现实也是如此。既不是详尽的叙事驱动型也不是深刻的人物剖析型,所以看下来有种走马观花感。Cailee Spaeny让本片不至于让人走神,各种造型都非常美(其中婚礼造型是真的美绝),而且当时传主真人的少女感也很好地被她表现出来了(当然,这里多少是演技多少是演员特质就说不清了)。P.S. 猫王的戏份有点喧宾夺主,大家都有点心理准备,但没想到戏份第三多的居然是女主的裸足…科波拉和昆汀当初拍拖的共同话题是恋足吗…75
看完这个电影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大概理解这部电影是想讲女性的成长,但是这个案例看下来总有些不是滋味。作为一个成年人,找个14岁的女朋友难道不是觉得她好操纵的意思吗?自己出门忙,她只能乖乖待在家,也不能出去兼职以免错过电话。带她出去,不管去什么地方玩什么都开心的不行。生活一切听从自己安排,连头发颜色,衣服颜色款式都得服从自己的喜好。这么讲下来,作为一个大明星,找这样的老婆确实比较省心。就算当今娱乐圈,做类似选择的也不少。。对于Priscilla这样的年轻女性,很难评价这样的选择是不是正确。嫁给猫王的机会,不管代价是什么,有多少人会愿意错过呢?
【6】Cheap but Lovely.其实拍童话公主梦是没问题的,但缺少了传记片电影中最重要的情感爆发点。细腻,精准是难拍的,但索菲亚·科波拉拍出来了,只不过又是《牡丹花下》的表面功夫的又一次重复。Priscilla要的只是触手可及的镜花水月,但Elvis却造给了她一座空中楼阁,从一见钟情,两心相悦,再到分崩离析,只是一个爱的故事。去年的《猫王》把Elvis置于舞台,今年《Priscilla》拉长了意味,只当一场梦。卡莉·史派妮演的非常好,而雅各布·艾洛迪的猫王也比去年的猫王更具摄魄与人格魅力,才成就这出童话梦碎的遗憾与情别。
都2023年了还有这样的女性主角形象还拿了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也太荒唐了,比斯宾塞更加悬浮,这不就一玛丽苏吗?女主是真好看,猫王也比去年那位有魅力多了,可是他们认识的时候女主才初三啊……加上两位主演那夸张的身高差,全程都有种在看恋童癖的不适感。你的故事我心疼,你的文字还爱他,猫王沾花惹草甚至有暴力倾向但我还是一次次原谅他,观众只是你们play的一环,当了这么多年公主,结尾突然来一句我要为了自己的人生离开你,你在搞笑吗大姐?唯一有意思的点在于这一版女性视角下的猫王补全了去年猫王传记里空白的一面,可这是猫王老婆的传记啊……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对Priscilla的认知仍然只是雾里看花。她是猫王的花瓶妻子,温顺乖巧,没有朋友,不爱学习。她说的话很少,反抗的也很少,直到末了十分钟才看到她染回自己原来的发色,换上了她自己喜欢但猫王说难看的金色裙子,然后我们才后知后觉原来她要离开他了。这样一种极为隐晦的,蜻蜓点水般的角色塑造方式,不得不让我怀疑是不是科波拉将她擅长的女性主义执行得过头。毕竟纵向比较她过去的《绝代艳后》,同样是被困在黄金笼子里的女性,断头皇后玛丽从懵懂少女到沉溺享乐到最后家破人亡,可是让人能共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