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大卫·柯南伯格
编剧: 大卫·柯南伯格
主演: 奥列佛·里德 / 萨曼莎·艾加 / Art Hindle / 亨利·贝克曼 / Nuala Fitzgerald
类型: 科幻 /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79-05-25
片长: 92 分钟 / Canada: 90 分钟
又名: 夺命怪胎 / David Cronenberg‘s The Brood
IMDb链接: tt0078908
灵婴的剧情简介 · · · · · ·
在隔离的索马福里精神诊所的围墙后面,哈尔.莱格兰医生正在试验他的“心理治疗法”。这是一种用来释放病人压抑的情绪有争议的治疗方法,他把他的明星病人娜勒隔离起来,但是当她在治疗过程中变得愤怒的时候,愤怒杀手加害了诊所外面的无辜的人们,莱格兰的方法和这些恐怖的谋杀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将释放新的绝对的恐怖!
国际影坛最富争议性、最成功的导演之一。一九七五年的处女作〈THEY CAME FROM WITHIN〉,以及之后的〈RABID〉,〈VIDEODROME〉都是恐怖片,一般公认这些作品都隐含了丰富的社会议题。柯能堡是加拿大人,善于探讨虚幻与现实,以及外力对这一切造成的影响。新片〈X接触-来自异世界〉结合紧张的动作场面,以及幻想与现实模糊的界限,是柯能保截至目前最有野心、最挑?的作品.
《灵婴》下载观后评论:
①柯南伯格的Body Horror经典,节奏紧凑,张力十足,视听语言精湛,尤其是对高角度与俯拍镜头的运用,以及通过限制性视角来保留悬念。②开启了“别惹恐怖孩子”的新方向,兔唇无牙舌厚不可言语有虹膜无视网膜的夺命怪胎令人惊栗入骨,幼儿园谋杀戏被评为史上最吓人电影场景之一。③将情绪物化,使意向客体化,创意绝伦。④影片同时亦成为对精神分析的象喻——使受压抑的、潜意识中的魔障在意识中显现,并驱逐入现实中。⑤同样隶属于精神分析视域的心因性病理学,以及“恶魔母亲”的母题也在影片中展露得淋漓尽致,以至于被人贴上“厌女症”标签,实而本片剧本的创作背景即为柯南伯格与前妻的离婚及抚养权争夺,Nola也有前妻的性格特质。⑥与前作[狂犬病]相似之处:以诊所为灾祸源起或大本营;淋巴瘤的变异&不受控制的体外身体器官。(9.0/10)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4107562.jpg)
纵观柯南伯格早期(1975至1981)四部寄生/感染/怪胎电影(再加一部苍蝇吧),这部Brood大概处在中下水准。男主的老婆可以进行孤雌生殖,子代是一只只力大无穷、肩胛处有蛋白囊的小孩体型的怪胎(这个设定也太生化、太柯南伯格了哈哈哈),由母体直接脑控,母体死亡则全军覆没(此处有Scanner的影子,但是基本上是个为人诟病的b级片设定)。展开极其缓慢,几段精神分析的对话冗余,解释弑父杀母的动机完全没有必要,心理变态杀人就一条路走到黑好了,啰哩八嗦的。可见导演还不够放的开,邪心可嘉而玩心不足啊。要是那种扒开囊肿、舔舐畸胎的场面多整一点就有意思多了。(原来彼时他在与前妻争夺抚养权啊,怪不得拍片子一副畏手畏脚的样子,想必最后拍掐死母体的场面一定心情舒畅吧)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4877559.jpg)
愤怒的业果,不会放过轮回。 有组背景图,手里是嘴巴,嘴里是屁股,屁股张开是眼睛。所以最后的镜头是眼睛:眼睛看到生殖的罪恶而非喜悦,嘴巴保持沉默而非倾诉,手里拿着锤子而非玩具。 ps其中一张图作为道具书的封面图,写着“the sharp of rage”,尖锐的愤怒。 1,愤怒会无意识和有意识地伤害他人。2,愤怒会伤害下一代。3,愤怒会引火自焚。 总结一下,就是具象化了七原罪里的暴怒。很少有影片能将暴怒表现得清楚,值得表扬。 弗兰克·卡文希(观众) 贝比·娜勒(精神) 肯蒂(女儿) 朱莉安娜(外婆) 巴顿·凯里(老公) 哈尔·拉格伦(医生) 伯金(心理) 杰理(工程) 鲁斯·迈尔(女老师)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4425517.jpg)
丈夫发现了妻子的虐童倾向并与之离婚,与此同时在妻子的精神疗师的精神引导治疗下她的病情反而更加严重,于是丈夫决定联合这个精神疗师的许多受害者一起起诉他,却不料此刻他的岳父岳母接二连三被杀,女儿亦被掳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罪魁祸首是妻子的遗传病,她们家族的女性都有虐童遗传,而她们的丈夫又不懂得在婚姻生活中给予孩子和妻子帮助以致这种病情愈发严重,强烈的情绪爆发力使她的妻子无法忍受并在身上孕育出了感受她情绪的魔胎。当她回忆起痛苦的童年并憎恨自己的父母时,魔胎们便会去杀掉这些人。最终精神疗师为了救出小女孩而被杀,丈夫杀死了妻子救出了女儿,而魔胎们也随着妻子的死而灭亡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5325287.jpg)
C。《毛骨悚然》胜在氛围营造,这里则更注重场景惊吓,时而有种《惊魂记》附体之感——恰好大量插曲(包括片头曲)正与其相似——此外几幕惊悚效果来自俯拍带来对未知的恐惧,当然高潮的确让观众瞠目结舌,可称为是一场“灵婴盛宴”。柯南伯格对人体的异化,把《毛骨悚然》中小孩带来的观众心理波动直接放大——没有脐带的畸形孩童,连结母亲内心的愤怒(柯南伯格恰与妻子离婚且争夺儿童监护权)。印象深刻:兔唇怪胎,紫色验尸,幼儿园戏,体外胎儿。PS:柯南伯格还真是连续“预判”着《异形》的诞生,这次是同样使用避孕套充当道具造型(体外婴儿),然后还有如同《闪灵》般的破门伸手。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5116447.jpg)
看完才明白是个什么意思(´°̥̥̥̥̥̥̥̥ω°̥̥̥̥̥̥̥̥`) 只能说,我的虐点刚好与它微妙地掠过,不过中间有想到过我至今不敢再看第二遍心目中全宇宙最恶心的恐怖片《勺子杀人狂》....omg几处假面小孩的近景让我全身的汗毛都哆嗦了一圈儿。其实这部我想看一周了,虽然不太对胃口,但它的变态程度完全是出乎意料的生猛,要比喻的话——就像石灰水煮青蛙。你凑近了瞧,还在琢磨“意象化”的衔接处在哪儿呢,角色就被啃死了,啃死了,草一个大男人被一群小孩扒在身上活活啃死了。(扶额默哀三秒钟)真的,早晚有一天我会被老爷子虐到心硬皮厚啥啥都见怪不怪了。
![灵婴剧照](https://img.mandudu.com/moviepic/20190104153824300907.jpg)
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电影挺意识流,人物的行为逻辑都很不寻常,仿佛一个个都精神恍惚,这种感觉挺奇妙,似如进入一场感情极端的梦境,从畸形孩童第一次出现,仿佛除了做梦者,其他人物都随时能被杀死,而看到最后,其实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这部作品算是柯南伯格之后电影的风格奠基,血腥暴力和人体变形或许能算是他的电影梦境里的超现实手段。这位加拿大导演其实并不怎么在意观众,相比之下连林奇老爷子都更显得重视与观众交流了。(不过好像林奇确实挺重视与观众交流的。)就不打分了,现在脑子有点乱。
【B 】别的不说,就看看柯南伯格是如何把「心理症结」异化成直观粗暴的视觉元素,这一点估计没人比他更加生猛且高效了。镜头颇有希区柯克《惊魂记》的韵味,尤其是几次俯拍镜头的使用,强调出对未知的恐惧。但几场灵婴杀人戏的处理实在是掉价,无论是镜头剪切还是肢体运动都宛如儿戏,观影体验大打折扣。在2/3的时间里都维持着一种“不过尔尔”的感觉,直到那一幕的降临,他妈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导演能想出这种设定啊!那个镜头象征着社会议题与影像效能的高度统一,最后所带来的是极其纯粹的感官愉悦。
大卫柯南伯格的特色,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具体化、现实化。畸形、扭曲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催生了男主妻子从小就不明来由的肿瘤,肿瘤生长为妻子愤怒的潜意识的化身,生长为畸形儿杀手,造成了接二连三的悲剧...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罪,可怕的是他们造成的恶果在小女儿的身上延续了下去,由此呼应了片名的brood,“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了自己的历史哪怕只有三十秒”,而这历史对人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无法消除的...柯南伯格着实天才
前半段除掉灵婴出现杀人的几处,大节奏还是比较平淡的,配上男主平平淡淡的演技(全程一个表情)。到后半段,女主掀起裙子的镜头很惊艳,然后女主的演技更加衬托出了男主的平淡,怎么可以平的跟水泥地一样一点坑洼都没有。后面小屋里的配乐 镜头,莫名觉得好像《闪灵》,特别最后男主杀了妻子带了孩子逃走。最后镜头留在了孩子手臂上,留下了伏笔。总体是柯南伯格那种略带奇幻、突然惊艳的恐怖风格,把人的愤怒具象话了。
非常的柯南伯格,非常的不加拿大。body deformity和spiritual degeneration的互文性其实是个非常古典的主题,和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以及现代社会的家庭/亲子/社会冲突交织在一起就产生了新的意义。幼儿园,精神治疗机构,警察局,离婚后的分居家庭,这些场所游走于正常与异常/私密与公共之间,导演暗示亲密关系里的虐待、忽视、怨恨才是当代社会一切堕落的起点。
❤️❤️❤️❤️❤️❤️❤️❤️❤️❤️❤️❤️❤️❤️❤️❤️❤️❤️❤️❤️❤️❤️❤️❤️❤️❤️❤️❤️❤️❤️❤️❤️❤️❤️❤️❤️❤️❤️❤️❤️❤️❤️❤️❤️❤️❤️❤️❤️❤️❤️❤️❤️❤️❤️❤️❤️❤️❤️❤️❤️❤️❤️❤️❤️❤️❤️❤️❤️❤️❤️❤️❤️❤️❤️❤️❤️❤️❤️❤️❤️❤️❤️❤️❤️❤️❤️❤️❤
3.5.前三分之二说实话有点粗糙,manifestation&repressionoffemalerage的主题也有点保守反动的悬疑,不过开头的therapydemonstration表现的心理张力与最后一幕的reveal实在拍得太好,柯南伯格不愧是少有能摆脱神怪科幻元素的伪装而准确捕捉恐惧和焦虑与人的肉体异变间直观联系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