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 杰拉尔·德帕迪约 / 盖伊·莫辰特 / 赫伯特·巴尚
导演:莫里斯·皮亚拉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编剧:阿莱特·朗曼 / 莫里斯·皮亚拉
类型:剧情 / 爱情
上映时间:1980-09-03
别名:路路
用户标签:法国,法国电影,IsabelleHuppert,MauricePialat,Maurice_Pialat,情色,莫里斯·皮亚拉,1980s
片长:110 分钟 / USA: 101 分钟 / Portugal: 104 分钟
imdb编号:tt0081076
作为导演最突出的性别话题电影,本片是一部有关赤裸性爱以及真实韵事的杰作。已婚妇人奈丽在巴黎喧嚣的迪斯科遇见奴奴,一名穿着皮甲克的魅力男青年。她无法抗拒路路的好色本性就跟着他回家去。原来奴奴在床上的工夫一点也不比他在舞场的表演逊色。于是影片由此展开他俩随心所欲的关系……
获奖:1980年戛纳电影节提名金棕榈
1981年法国恺撒奖三项提名
第3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莫里斯·皮亚拉
《情人奴奴》下载观后评论:
字幕原因待重看,不过无伤大雅。如果用画家来比喻,Pialat 的手法更接近塞尚——将沉静,写实的基调和感性的,打破逻辑的观察方式并置,生成均衡,坚固的浪漫主义。于佩尔和德帕迪约是苹果,激情的永难餍足是桌布,中间所有的情事,话事都是为了平衡虚无与意义做出的变形。一个例子:两人在舞池相见不久便迅速上床,热情震塌床板,但之后隔日再见时有一个跟随于佩尔环绕360度的Pan Shot,德帕迪约在现实与镜面中反复出现,然后他们不宽衣解带,倒在床上像真正的情侣那样郑重地亲吻,那是「瞬间」的线条和「永恒」的颜色。
整部电影没有故事,但并不无聊。原因在于,电影对于情绪流动的细腻捕捉。皮亚拉的方式并非是通过将其摆上前台,而是始终在整体中呈现,如同照相时对景物的对焦一般。最典型的是在奴奴母亲家吃饭的戏,从兴奋开心到默然不语,有什么原因?没有A导致B的公式,真正使得情绪流变的是整个环境的变化,而导演也只呈现表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真实和幻象的界限模糊了,摄影机前的拍摄现场和摄影机中我们看到的场面,流动着相似的情绪,这点难能可贵。
皮亚拉电影中表现爱情的部分实在太动人了,大约导演也曾深深沉湎于一段爱情,深谙爱从来就是随机且无可奈何的相遇。德帕迪约的表演状态也特别准确,观众无法不爱上他。结尾的群戏很精彩,点透阶级分野下隐藏在爱欲背后的危机,但落点却又是爱的再度弥合。 爱的流变中不可抗拒以及不可改写的部分大约是皮亚拉冷峻的现实视野中最浪漫的部分。另外,台湾新电影的两位巨擘到底从皮亚拉这里学到多少东西呀。
以前还一直以为奴奴指的是于佩尔……这先入为主感跟[菊次郎的夏天]一样;毕竟有[我们不能白头偕老]在前,只是这一回完全是女人主控着“游戏”节奏;于佩尔不用说了,德帕迪约还是一副“老子荷尔蒙过剩”的姿态;有皮亚拉前作里的“毕业生”参演;半路杀出个老奶奶——“修信箱的钱谁出?嗯?”,也不知道这段是演的还是真的;皮亚拉是真喜欢街拍 素人演员,另外他还是个八十年代的硬切狂魔
写实的手法,说一个并不太遥远的故事。于小姐的表情总是那样变化多端,厌倦的,冷漠的,荒诞的,毫不在意的,走神的,高兴的,蓄谋的。关于爱,该说的都说了,但是不要说破。最后只要一起回家就好。227RestaurationnumériqueparGaumont.|0317MK2GrandPalais重看|20160120资料馆重看DCP(加分),前应亦有几次重看DVD
三星因为对话转场以及演员的表演实在是太自然了。就好像街头随处可见的男男女女。年轻的于佩尔很美,但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可以定型的简单的美,她的脸总是有某种欲望呼之欲出。对这个“大鼻子情圣”真的接受无能。这个电影的神奇之处是,只要看了超过30分钟我必睡着,断断续续四次才看完。每次睡着时做的梦仿佛还在电影里,可能真的是对话写得太生活化了,让人走不出去。
不是一部充满野心的作品。Maurice Pialat这次讲述了一个俗套的故事:一位风情万种的已婚少女爱上了一个无业混混。镜头下的于佩尔魅力十足,虽然片名都叫Loulou,但重心全然在于佩尔饰演的Nelly这里。和前任现任的感情纠缠迂回。风格和《关于我们的爱情》相差无几,只是侧重不同。只不过从头到尾平平凡凡,没有什么特别新奇惊艳的地方。
上一部皮亚拉尚未昭示其道德观 这一部发现根本不存在道德上的指涉 因为现实是比道德更好的摧毁关系的利器 电影有两个阶段 正是这两个层面上的讨论 但电影在结局上并未对这种讨论做出最后的解释 毕竟现实的复杂性是没有定论 皮亚拉在拍摄影片时不适异常 但最后的成片看起来还是稳健的 于佩尔很棒 ...法国人还是很有意思 .....
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一念之差,迟早见分晓。怜悯和情欲一样出于生理,畏手畏脚的吝啬之人,对一切充满敌意,可怜和怜悯之间没有必需关系,就像总有人说爱和欲望可以分开,可以分开吗?别骗自己了,连自己都搞不懂的人,别说会爱别人,他们连自己都不爱。光明正大的爱,太亮了,而葛朗台像快被烤死的虫子一样。
原來年輕時候的Huppert這麼美……Pialat在此片中又挑戰了愛情的定義:男女之間的這點破事有時候與soulmate無關,與精神交流無關,僅僅就是肉欲之吸引罷了。"He never stop" 女主角跟丈夫如此解釋她出軌的原因。這樣的對白或許真的只會出現在Pialat的電影里。
我们于皮亚拉饮鸩止渴的“巫术”中根本品尝不到爱情的甜美,因为《在撒旦的阳光下》他的《情人奴奴》是乔装成天使的魔鬼。它以救赎之名施下摧毁的毒刚好可以为某一类逃避现实主义的世界观代言。当主人公们意识到改变并试图坠入爱情时,轻盈的自由又把那沉重的肉身征服并重新拖回了那张已是地狱的床上。
并不美丽动人的于佩尔和并不高大英俊的帕迪约开始了一场性感的情感关系。1980年代巴黎年轻人偷情换伴侣的故事本身无甚新意,无非是新欢变成了现任,旧爱变成了情人。这段夹杂情欲和贪婪的感情以松散流动的方式铺陈开来,枯燥的镜头语言从未想过要打动观众代入,而是直接将这段关系的横截面粗砺呈现
原來年輕時候的Huppert這麼美……Pialat在此片中又挑戰了愛情的定義:男女之間的這點破事有時候與soulmate無關,與精神交流無關,僅僅就是肉欲之吸引罷了。"Heneverstop"女主角跟丈夫如此解釋她出軌的原因。這樣的對白或許真的只會出現在Pialat的電影里。